卵巢成熟畸胎瘤手术的术前准备、手术步骤、术后处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术前需评估患者并进行肠道准备;手术包括体位与切口选择、进入腹腔探查及卵巢肿瘤处理;术后要监测生命体征等并防治并发症;年轻未育患者重保卵巢功能,老年患者需加强基础病管理及防并发症。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全面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月经史、生育要求等。对于年轻女性,需充分考虑保留生育功能的可能性;不同年龄患者的身体耐受性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需更谨慎评估。例如,年轻未育患者重点考虑卵巢组织的保留;老年患者要评估心肺功能等基础状况以确定手术耐受性。
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腹部查体,了解肿块的大小、质地、活动度等。同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如AFP、CEA等)、盆腔超声、CT或MRI等,以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判断肿瘤的良恶性程度等情况,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2.肠道准备
一般于术前1-2天开始进半流质饮食,术前1天进流质饮食,以减少肠道内粪便残留。术前晚及术晨进行清洁灌肠,清洁肠道可降低术中污染的风险,尤其对于盆腔肿块较大可能涉及肠道的情况,清洁肠道有助于手术操作及减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二、手术步骤
1.体位与切口选择
患者取仰卧位。切口选择根据肿瘤大小、位置等因素决定,通常采用下腹正中切口或旁正中切口。对于较小的卵巢成熟畸胎瘤,下腹正中切口即可满足手术操作;若肿瘤较大,可能需要适当延长切口或采用下腹横切口等,以利于完整取出肿瘤且减少对腹腔的扰动。
2.进入腹腔与探查
切开腹壁各层组织进入腹腔后,首先观察腹腔内情况,包括有无腹水、腹膜有无转移结节等。然后探查盆腔,明确卵巢肿瘤的侧别、大小、与周围组织(如子宫、输卵管、膀胱、直肠等)的粘连情况等。例如,若肿瘤与周围组织有粘连,需仔细分辨粘连层次,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3.卵巢肿瘤的处理
瘤体分离:对于无明显粘连或粘连较轻的肿瘤,用手指或器械轻柔分离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若粘连较紧密,可在直视下用剪刀等锐性分离,但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
肿瘤取出:将卵巢肿瘤提起,根据肿瘤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取出。若肿瘤较小,可经腹壁切口直接取出;若肿瘤较大,可将肿瘤装入标本袋后取出,以防止肿瘤内容物溢入腹腔引起种植转移等情况。在取出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挤压肿瘤导致内容物溢出。
卵巢修复:如果卵巢组织破坏较轻,可尝试保留部分卵巢组织进行修复。将卵巢破裂口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等处理,尽量保留卵巢的正常功能;若卵巢组织破坏严重无法保留,则考虑行患侧卵巢切除,但对于年轻患者需谨慎权衡。
三、术后处理
1.一般监测
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术后每0.5-1小时监测一次,平稳后可延长监测间隔。观察患者有无腹痛、阴道出血等情况。
注意观察切口情况,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
2.饮食与活动
术后禁食禁饮一段时间后,根据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逐渐恢复饮食。一般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可进流质饮食,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食。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术后6小时可在床上进行翻身等活动,术后1-2天可床边坐起,术后2-3天可适当下地活动,早期活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恢复,预防肺部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3.并发症防治
感染:密切观察有无发热、腹痛加剧等感染征象,若怀疑感染可根据情况进行血常规等检查,并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或治疗感染。
出血:注意观察阴道出血及腹腔内出血情况,若有腹腔内出血表现,如腹痛进行性加重、血压下降等,需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等)明确出血情况,必要时再次手术止血。
粘连:术后可根据情况使用一些防止粘连的药物或方法,如腹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等,鼓励患者早期活动等措施来减少术后盆腔粘连的发生。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轻未育患者
重点关注卵巢组织的保留,在手术操作中尽量轻柔,避免过度损伤卵巢组织,以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术后需告知患者定期复查卵巢功能及生育相关情况,如有生育计划需在合适时机进行评估和指导。
2.老年患者
由于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术后需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和管理。例如,控制血糖在平稳范围,密切观察心脏功能变化等,同时注意预防术后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老年患者常见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等治疗以促进术后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