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睾丸炎需从发病年龄、既往病史、近期接触史采集病史,观察局部(睾丸肿胀、疼痛、红肿)和全身(发热、寒战、乏力)症状,进行睾丸触诊、阴囊检查等体格检查,通过血常规、病原体检查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来诊断,需与睾丸扭转、附睾炎、阴囊湿疹、鞘膜积液等疾病鉴别,综合多方面评估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且要考虑不同因素对疾病表现及诊断的影响。
一、病史采集
(一)发病年龄
不同年龄段急性睾丸炎的常见病因有所不同。儿童急性睾丸炎多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相关,而成年人急性睾丸炎可能由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的附睾炎蔓延所致。例如,儿童若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后出现睾丸肿痛,需高度警惕并发睾丸炎。
(二)既往病史
询问患者有无泌尿系统感染病史、尿道炎病史等。有泌尿系统感染病史的患者发生细菌逆行感染引发急性睾丸炎的风险较高。此外,有无阴囊外伤史也很重要,阴囊外伤可能导致睾丸组织损伤,增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进而引发急性睾丸炎的几率。
(三)近期接触史
了解患者有无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密切接触史,若有,儿童患并发睾丸炎的可能性增大。
二、症状表现观察
(一)局部症状
1.睾丸肿胀:患侧睾丸明显肿大,触诊时可发现睾丸体积较对侧增大,质地变硬。例如,对比双侧睾丸大小,患侧睾丸肿大较为显著。
2.疼痛:睾丸部位出现疼痛,疼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性质可为胀痛、坠痛等,疼痛可向阴囊、腹股沟区放射。
3.红肿:部分患者阴囊皮肤可出现红肿表现,这是炎症反应的局部体现,炎症导致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阴囊皮肤红肿。
(二)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同时可能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表现,这是机体对炎症的全身性反应。
三、体格检查
(一)睾丸触诊
触诊时注意睾丸的质地、有无压痛、与附睾的关系等。急性睾丸炎时,睾丸质地较硬,压痛明显,且早期附睾与睾丸界限可清楚,随着病情进展,附睾与睾丸界限可能变得模糊。
(二)阴囊检查
观察阴囊皮肤情况,除了红肿外,还要注意有无皮疹、溃疡等其他异常。同时,检查精索情况,精索有无增粗、压痛等。
四、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升高,提示机体存在炎症反应。例如,白细胞计数可能超过1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大于70%等。
(二)病原体检查
1.尿液检查:可查看尿液中有无细菌、白细胞等,若尿液中有大量白细胞,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感染,为急性睾丸炎的细菌感染病因提供依据。
2.病原学检测:对于怀疑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睾丸炎,可检测血清中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体,若抗体滴度升高,可明确是由该病毒感染所致。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睾丸炎,可进行尿道分泌物或精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明确致病菌并指导抗生素的选用。
五、影像学检查
(一)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睾丸、附睾的形态、大小及血流情况。急性睾丸炎时,超声表现为睾丸肿大,实质内可见不均匀的低回声区,血流信号增多。超声检查还可用于与睾丸扭转等其他阴囊急症相鉴别,睾丸扭转时超声表现为睾丸血流减少或消失。
(二)CT检查
一般不作为急性睾丸炎的首选检查,但在某些复杂情况,如怀疑有睾丸脓肿等并发症时,CT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病变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六、鉴别诊断疾病
(一)睾丸扭转
多见于青少年,起病急骤,睾丸剧烈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超声检查是鉴别睾丸扭转与急性睾丸炎的重要手段,睾丸扭转时超声显示睾丸血流明显减少或消失,而急性睾丸炎时睾丸血流增多。
(二)附睾炎
附睾炎与急性睾丸炎症状有相似之处,附睾炎时附睾肿大明显,可累及睾丸,但起始时睾丸实质受累相对较轻,通过超声检查及详细的体格检查可鉴别两者,急性睾丸炎时睾丸实质受累更显著。
(三)阴囊湿疹
阴囊湿疹主要表现为阴囊皮肤瘙痒、皮疹等,一般无睾丸肿胀、疼痛等表现,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可鉴别,阴囊湿疹患者睾丸及附睾无异常体征。
(四)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主要表现为阴囊内囊性肿块,一般无疼痛,透光试验阳性,超声检查可发现阴囊内液性暗区,与急性睾丸炎的睾丸肿胀、疼痛等表现不同。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症状表现观察、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可对急性睾丸炎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在整个鉴别诊断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疾病表现及诊断的影响,例如儿童与成年人在病因、表现及检查等方面存在差异,要针对性地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