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窦炎的发生与感染因素、解剖因素、过敏因素及其他因素相关。感染因素中病毒感染可致鼻腔黏膜炎症蔓延至鼻窦,细菌感染在病毒感染后易侵入鼻窦引发化脓性炎症;解剖因素方面鼻窦发育有阶段性特点且鼻腔结构异常会影响鼻窦通气引流;过敏因素下过敏体质儿童接触过敏原易引发变应性鼻窦炎;其他因素里腺样体肥大可堵塞通道致鼻窦分泌物积聚,不良环境因素也会刺激黏膜或降低免疫力诱发鼻窦炎。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
儿童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儿童鼻窦炎常见的起始因素。例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上呼吸道后,可引起鼻腔黏膜炎症反应,炎症蔓延至鼻窦,导致鼻窦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进而引发鼻窦炎。研究表明,在儿童急性鼻窦炎中,约50%以上的病例最初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感染占比较高,病毒感染可破坏鼻-鼻窦的正常防御机制,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而且病毒感染后容易迁延不愈,增加发展为鼻窦炎的风险。
2.细菌感染
当病毒感染导致鼻腔黏膜受损后,细菌容易趁机侵入鼻窦引发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例如,肺炎链球菌是儿童鼻窦炎中较为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这些细菌在鼻窦内繁殖,引起鼻窦黏膜的化脓性炎症,表现为鼻窦黏膜充血、水肿,大量脓性分泌物积聚。
儿童的鼻窦解剖结构特点也有利于细菌的定植和感染,儿童鼻窦开口相对较宽,鼻窦黏膜淋巴管和血管丰富,一旦受到细菌感染,炎症反应容易扩散。而且儿童如果患有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也会影响鼻窦的引流,从而增加细菌感染引发鼻窦炎的几率。
二、解剖因素
1.鼻窦发育特点
儿童鼻窦在出生时尚未完全发育,例如上颌窦和筛窦在出生后才逐渐发育完善。婴幼儿的鼻窦容积较小,窦口相对宽大,鼻窦黏膜娇嫩,血管丰富,一旦发生感染,容易引起鼻窦黏膜肿胀,导致窦口阻塞,影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鼻窦逐渐增大,窦口也逐渐变小,到青春期时鼻窦的发育才接近成人。
比如,出生时上颌窦和筛窦很小,到2-3岁时才开始迅速发育,6-7岁时鼻窦的大小和形态逐渐接近成人,这种鼻窦发育的阶段性特点使得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患鼻窦炎的几率和表现有所不同。
2.鼻腔结构异常
儿童如果存在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会影响鼻腔的通气和鼻窦的引流。例如,鼻中隔偏曲会导致鼻腔一侧狭窄,影响鼻窦的正常通气,使鼻窦内分泌物难以排出,容易引发鼻窦炎。而且儿童的鼻腔黏膜较为敏感,鼻腔结构异常引起的机械性阻塞更容易导致鼻窦炎症的发生。
三、过敏因素
1.变应性因素
儿童如果是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后可引起鼻腔和鼻窦的过敏反应。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当儿童接触过敏原后,鼻腔黏膜发生变态反应性炎症,表现为黏膜水肿、嗜酸粒细胞浸润等。这种炎症反应会导致鼻窦口黏膜水肿,阻塞鼻窦引流通道,使鼻窦内的分泌物积聚,从而引发变应性鼻窦炎。
研究发现,变应性鼻炎患儿中合并鼻窦炎的比例较高,约有40%-60%的变应性鼻炎儿童会发展为鼻窦炎。过敏因素引起的鼻窦炎在儿童中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这与儿童接触过敏原的机会增加以及过敏体质儿童比例上升有关。例如,在花粉季节,过敏体质的儿童接触花粉后,鼻腔过敏反应加重,容易诱发鼻窦炎,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加重的情况。
四、其他因素
1.腺样体肥大
儿童腺样体在6-7岁时达到最大体积,之后逐渐萎缩。腺样体肥大会堵塞后鼻孔和咽鼓管咽口,影响鼻腔和鼻窦的通气引流。腺样体肥大导致鼻腔分泌物引流不畅,容易在鼻窦内积聚,滋生细菌,引发鼻窦炎。而且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长期鼻腔通气障碍,还会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进一步影响机体的免疫力,使儿童更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包括鼻窦炎。
例如,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常表现为睡眠时张口呼吸、打鼾等症状,同时伴有反复的鼻塞、流涕等鼻窦炎症状,通过鼻咽部检查可发现腺样体肥大的情况。
2.环境因素
不良的环境因素也可能诱发儿童鼻窦炎。例如,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化学物质等可刺激儿童的鼻腔和鼻窦黏膜,导致黏膜炎症反应。长期生活在烟雾缭绕的环境中(如被动吸烟),会损伤鼻腔黏膜的纤毛功能,影响鼻窦的正常引流,增加鼻窦炎的发病风险。此外,气温骤变、寒冷刺激等也可能导致儿童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局部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鼻窦炎。
对于生活在污染较严重地区的儿童,家长需要更加注意儿童的鼻腔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儿童接触污染空气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