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机指针灸治疗遵循局部与循经选穴原则,局部选阿是穴等,循经选合谷等穴;操作包括进针用提插捻转法、行平补平泻法,留针15-20分钟,出针后按压;疗程每周2-3次、10次1疗程,注意局部皮肤、患者精神状态及针刺后护理,儿童需特殊对待。
一、扳机指针灸治疗的选穴原则
扳机指又称弹响指,多与手部过度劳损、气血不畅等因素相关。针灸治疗时选穴常遵循局部选穴与循经选穴相结合的原则。局部选穴可选取病变手指的相关腧穴,如阿是穴(即痛点部位),能直接针对病变局部进行刺激;循经选穴常选取手三阳经的穴位,因为手部经络归属于手三阳经,如合谷穴,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可疏通经络气血。
(一)局部选穴
1.阿是穴:在扳机指病变的手指掌指关节掌侧压痛明显处,针刺阿是穴可以直接改善局部的气血瘀滞状态,因为阿是穴是气血不畅、经络阻滞的反应点,针刺能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针刺阿是穴时要注意进针的深度和角度,儿童皮肤娇嫩,进针宜浅,角度宜平;成年患者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进针深度。
2.病变手指的特定穴位:根据病变手指的不同,选取相应手指的近端或远端穴位,比如拇指扳机指可选取拇指根部的相关穴位,针刺这些穴位能调节该手指局部的经络气血,缓解扳机指的弹响、疼痛等症状。
(二)循经选穴
1.合谷穴: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针刺合谷穴可以疏通手阳明大肠经的气血。从经络理论来说,手阳明大肠经与手部经络气血相通,针刺合谷穴能调节手部的气血运行,对于扳机指导致的手部经络阻滞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不同性别患者在针刺合谷穴时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对于有习惯性流产病史的女性患者,针刺合谷穴需谨慎,因为合谷穴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可能会对有流产风险的女性产生影响。
2.三间穴:三间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位于手指,第2掌骨桡侧,掌骨小头后方凹陷处。针刺三间穴可以进一步疏通手部阳明经的气血,加强对扳机指局部经络气血的调节作用。对于生活方式久坐、手部活动少的人群,针刺三间穴更有必要,因为这类人群手部气血运行相对不畅,三间穴的针刺可以促进气血流通。
二、扳机指针灸治疗的操作方法
(一)针刺操作
1.进针方法:采用提插捻转进针法。对于局部肌肉丰厚处的穴位,如合谷穴,进针时可稍快速进针,然后进行提插捻转;对于局部肌肉浅薄处的穴位,如病变手指局部的穴位,进针要轻、慢、浅。儿童进针时更要轻柔,避免患儿产生恐惧心理,可采用单手进针法,进针速度要极慢,减轻进针时的疼痛。
2.行针手法:针刺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法。提插捻转的幅度和频率适中,以局部有酸、麻、胀等得气感为准。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行针手法要更轻柔,以患儿能耐受为准,避免过度行针引起患儿不适。对于病程较长、气血瘀滞较严重的患者,可适当加重捻转幅度,但要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
(二)留针与出针
1.留针时间:一般留针15-20分钟。留针期间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儿童患者要注意其情绪变化,避免患儿乱动导致弯针、折针等情况。对于疼痛较剧烈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但最长不宜超过30分钟。
2.出针方法:出针时,先提起针尾,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针柄,迅速将针提至皮下,然后缓慢退出。出针后要按压针孔,防止出血。对于儿童患者,出针后按压针孔的时间可适当延长,以减少皮下出血的风险。
三、扳机指针灸治疗的疗程与注意事项
(一)疗程安排
一般来说,每周针刺2-3次,10次为1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调整疗程。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1个疗程可能就会有明显改善;对于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能需要2-3个疗程。在每个疗程之间可休息2-3天。儿童患者由于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疗程安排可相对灵活,根据患儿的耐受程度和病情变化调整。
(二)注意事项
1.局部皮肤情况:治疗前要检查病变手指局部皮肤是否有破损、感染等情况,如果有则不宜进行针灸治疗。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其手部皮肤的清洁,避免在皮肤有损伤的情况下进行针刺,防止感染。
2.患者的精神状态:患者在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灸治疗。儿童患者如果处于哭闹、烦躁不安的状态,要先安抚其情绪,待其情绪稳定后再进行针刺,避免在患者不配合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导致意外发生。
3.针刺后的护理:针刺后局部要保持清洁,24小时内不宜沾水。对于儿童患者,要告知家长不要让患儿搔抓针刺部位,防止针孔感染。如果针刺后局部出现轻微的肿胀、疼痛,一般属于正常现象,可自行缓解;如果肿胀、疼痛较剧烈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