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睾丸炎的引发因素包括病原体感染(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如腮腺炎病毒等可经不同途径感染睾丸)、泌尿系统器械操作相关(导尿操作不规范或长期留置导尿管易致感染引发急性睾丸炎)、泌尿系统梗阻(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等致尿液潴留,细菌逆行感染睾丸)、阴囊损伤(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均易使细菌侵入睾丸引发炎症),不同年龄和性别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有不同的发病风险。
一、病原体感染
1.细菌感染
常见细菌及感染途径:
大肠杆菌是较为常见的引起急性睾丸炎的细菌。男性尿道与外界相通,大肠杆菌可通过尿道逆行感染,比如不注意尿道口卫生,细菌沿尿道上行,进入前列腺、精囊,进而波及睾丸。另外,血行感染也是细菌感染睾丸的途径之一,当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病灶,如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睾丸引起炎症。例如,患有肺炎的患者,细菌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到睾丸引发急性睾丸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导致急性睾丸炎。皮肤创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经伤口侵入人体,若进入血液循环,就有可能到达睾丸引发感染。在儿童中,如果存在皮肤的脓疱疮等感染,细菌可通过血行播散至睾丸引起急性炎症。
性别差异影响:男性由于尿道较长等生理结构特点,相对女性来说,发生尿道逆行感染的风险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而言,细菌感染是男性急性睾丸炎的重要原因,不同性别在感染途径上有不同的易感性,但细菌感染是共同的重要因素。
2.病毒感染
常见病毒及感染特点:
腮腺炎病毒是引起病毒性睾丸炎的常见病毒。腮腺炎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腮腺炎病毒可通过血液循环侵犯睾丸。青春期前儿童患腮腺炎后,约有20%-30%会并发睾丸炎,而青春期后男性患腮腺炎并发睾丸炎的比例相对较低,但病情可能更严重。例如,一个12岁的男孩患了流行性腮腺炎,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控制,病毒可通过血液到达睾丸,引起睾丸的急性炎症,出现睾丸肿大、疼痛等症状。
其他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也可引起急性睾丸炎,但相对少见。这些病毒感染人体后,同样可通过血行途径到达睾丸,引发炎症反应。
二、泌尿系统器械操作相关
1.导尿操作
操作过程中的感染风险:导尿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在导尿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没有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外界的细菌就有可能进入尿道,进而逆行感染导致急性睾丸炎。例如,导尿时消毒不彻底,尿道口周围的细菌被带入尿道,然后沿尿道上行至睾丸,引起炎症。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导尿管成为细菌侵入的通道,增加了急性睾丸炎的发生风险。
年龄与性别影响:对于儿童进行导尿操作时,由于其泌尿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风险相对更高。而对于成年男性,长期留置导尿管也会明显增加急性睾丸炎的发病几率,不同性别在导尿操作后发生急性睾丸炎的风险因生理结构和免疫等因素有差异,但导尿操作都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三、泌尿系统梗阻
1.梗阻原因及对睾丸炎的影响
常见梗阻原因:
尿道狭窄是泌尿系统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先天性尿道狭窄或者后天性由于尿道损伤、感染等导致尿道狭窄,会引起尿液排出不畅。尿液在尿道内潴留,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可逆行感染睾丸,引发急性睾丸炎。例如,患者因尿道外伤后未得到妥善治疗,导致尿道狭窄,随后出现急性睾丸炎症状。
前列腺增生也是导致泌尿系统梗阻的常见原因,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会压迫尿道,使尿道变窄,尿液排出受阻,尿液反流至前列腺、精囊等部位,进而可能波及睾丸引起炎症。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中老年男性患急性睾丸炎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年龄与性别关联: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男性,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所以中老年男性由于前列腺增生导致泌尿系统梗阻进而引发急性睾丸炎的风险相对较高。而尿道狭窄可发生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中,但男性相对更易出现尿道相关的梗阻情况,从而增加急性睾丸炎的发病可能。
四、阴囊损伤
1.损伤类型及感染风险
开放性损伤:如阴囊被锐器割伤等,伤口直接与外界相通,外界的细菌容易进入伤口,引发感染。如果细菌感染累及睾丸,就可能导致急性睾丸炎。例如,工人在工作中阴囊被金属碎片割伤,若伤口处理不及时,细菌侵入睾丸,就会引起睾丸的急性炎症反应,出现睾丸红肿、疼痛等症状。
闭合性损伤:阴囊受到撞击等闭合性损伤后,虽然皮肤表面没有明显伤口,但阴囊内的组织可能受到损伤,导致局部淤血、水肿等,为细菌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如果损伤后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就有可能侵入睾丸引发急性睾丸炎。比如,运动员在激烈运动中阴囊受到撞击,之后出现睾丸的急性炎症表现。
年龄与性别影响:青少年和成年男性在运动、工作等过程中更易发生阴囊损伤,不同性别在阴囊损伤的概率上无明显绝对差异,但男性由于阴囊相对外露等特点,发生阴囊损伤的机会相对更多,从而增加了急性睾丸炎的发病风险。特殊人群如儿童,在玩耍等过程中也可能发生阴囊损伤,需要特别注意保护阴囊,减少急性睾丸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