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慢性荨麻疹需详细了解病史,包括现病史(起病时间、病程、发作表现、诱因等)和个人史(出生情况、过敏史等);进行全面体格检查,观察皮肤及生命体征等,做好特殊检查体格准备;开展实验室检查,包括常规检查(血常规、生化)、过敏原检测(体外、皮肤点刺)、自身免疫相关检查;必要时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病原体检测、皮肤活检等。
一、详细了解病史
1.现病史询问
对于儿童患者,要询问起病的时间、病程长短,荨麻疹发作的频率、每次发作持续的时间、发作的规律(如是否在特定时间发作,像夜间或晨起时)、发作时的表现(有无瘙痒程度的变化、是否伴有血管性水肿等)。例如,有些儿童慢性荨麻疹可能在进食某些食物后发作频次增加,需详细记录进食的种类、时间与发作的关联。对于成年患者,同样要询问病程发展情况,是否有加重或缓解的因素,比如接触某些特定环境因素(如花粉、尘螨等)后发作是否更明显。
了解荨麻疹发作前是否有感染史,包括细菌感染(如链球菌感染等)、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EB病毒等感染),因为感染是慢性荨麻疹常见的诱因之一。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要考虑自身免疫相关因素可能参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
2.个人史询问
儿童要询问出生时的情况、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无特殊疾病史,是否有过敏体质家族史,家族中是否有人患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因为遗传因素在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成年患者要询问既往的过敏史,包括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情况,既往是否有过其他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二、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1.一般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除了荨麻疹的皮疹表现外,检查皮肤有无其他异常,如是否有抓痕、血痂等继发改变。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皮肤的娇嫩程度,避免检查过程中造成皮肤损伤。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等,排除因感染等因素导致的非特异性表现与荨麻疹的关联。
检查患者的口腔、咽喉等部位,看是否有黏膜损害,因为某些感染相关的慢性荨麻疹可能伴有口腔或咽喉黏膜的炎症表现。对于成年患者,还要检查其他系统的体征,如淋巴结有无肿大等,帮助排查感染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导致荨麻疹的可能。
2.特殊检查相关的体格准备
如果考虑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或斑贴试验等检查,要确保患者皮肤没有炎症、破损等情况,以便准确进行过敏原检测。对于儿童患者,要安抚其情绪,使皮肤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三、实验室检查
1.常规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分类等。如果有感染,可能会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而慢性荨麻疹患者合并寄生虫感染时可能会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对于儿童患者,血常规检查要注意采血的规范和结果的准确解读,因为儿童的血细胞计数在不同年龄段有正常范围差异。
生化检查: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某些药物性荨麻疹可能会影响肝肾功能,通过生化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状态,对于评估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和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对于成年患者,要关注是否有基础疾病影响肝肾功能,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因代谢等问题影响生化指标。
2.过敏原检测
体外过敏原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IgE水平来判断患者是否对某些过敏原过敏。例如,检测食物特异性IgE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对牛奶、鸡蛋、鱼虾等常见食物过敏;检测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对花粉、尘螨、霉菌等吸入性物质过敏。对于儿童患者,体外过敏原检测相对较为安全,但结果解读要结合临床症状,因为有些儿童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皮肤点刺试验:将常见的过敏原提取液滴于患者皮肤,然后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观察皮肤的反应来判断患者是否对该过敏原过敏。该检查对于速发型过敏反应的检测较为敏感,但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点刺的深度和剂量,避免引起过度的过敏反应,同时要准备好急救设备以防意外发生。
3.自身免疫相关检查
对于怀疑自身免疫性因素导致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要进行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ANA)、甲状腺自身抗体等。如果ANA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荨麻疹;甲状腺自身抗体异常可能与甲状腺相关的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有关。对于成年女性患者,尤其要关注甲状腺自身抗体情况,因为女性在生理周期、妊娠等特殊时期自身免疫状态可能发生变化,影响自身免疫相关慢性荨麻疹的发病。
四、其他辅助检查
1.病原体检测
如果考虑感染因素,对于怀疑细菌感染的患者,可进行相关病原体的培养及鉴定,如链球菌的咽拭子培养等;对于病毒感染,可检测相关病毒的核酸或抗体,如EB病毒抗体检测等。对于儿童患者,病原体检测要注意采集标本的合适性,确保检测结果准确,以便针对性地治疗可能存在的感染诱因。
2.皮肤活检
在某些不典型的慢性荨麻疹病例中,可能需要进行皮肤活检。通过皮肤活检可以观察皮肤组织的病理变化,如是否有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等情况,有助于排除其他皮肤疾病导致的类似荨麻疹表现的疾病。对于儿童患者,皮肤活检要选择合适的部位,尽量减少对儿童皮肤外观的影响,并且要在专业医生操作下进行,确保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