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胫腓骨骨折诊断包括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X线、CT、MRI);治疗分保守(适用于移位不明显等,用石膏、支具固定或牵引)和手术(适用于移位明显等,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康复分早期(促消肿防肌萎和僵硬,肌肉等长收缩、远端关节活动)、中期(进一步促愈合增关节活动度和肌力,关节活动度及渐进性肌力训练)、后期(恢复功能提生活能力,步态和功能性训练);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护骨骺、关注心理,老年人防合并症、调整生活方式。
一、小腿胫腓骨骨折的诊断
1.临床表现
症状:受伤部位疼痛、肿胀,明显畸形,患者往往不能站立行走,受伤处有异常活动(反常活动),可听到骨擦音或骨擦感。对于儿童的青枝骨折,可能症状相对较轻,仅有局部的轻度肿胀和疼痛,活动受限不如成人明显。
体征: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初步发现骨折的一些特征,如局部压痛、纵向叩击痛等。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可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如横形骨折、斜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以及骨折端的移位情况。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可能还需要进行CT检查,尤其是对于关节内骨折或者骨折端复杂移位的情况,CT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细节。MRI检查一般在需要评估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如韧带、肌肉、神经等损伤时会用到。
二、小腿胫腓骨骨折的治疗
1.保守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一些骨折移位不明显,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等,或者儿童的一些稳定性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
治疗方法:
石膏或支具固定:通过手法复位后,用石膏或支具将小腿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保持骨折端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固定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和运动情况,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要注意防止石膏或支具过紧导致皮肤压迫坏死。
牵引治疗:对于一些移位明显的骨折,可能先采用牵引的方法,如跟骨牵引等,来矫正骨折端的移位,为后续的治疗创造条件。牵引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牵引的重量和方向,定期调整牵引装置。
2.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当骨折移位明显,如横形骨折移位超过1/3、斜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或者骨折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以及开放性骨折等情况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通过手术切开皮肤,暴露骨折端,进行复位后,用钢板、螺钉、髓内钉等内固定材料将骨折端固定。例如,对于胫腓骨多段骨折,可能会采用髓内钉固定,髓内钉固定具有生物力学性能较好、对骨折端血运影响较小等优点;而对于一些简单的骨折,钢板螺钉固定也是常用的方法。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对于儿童患者,手术要更加精细,尽量减少对骨骺等生长部位的损伤。
三、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骨折后1-2周)
目的:主要是促进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方法:
肌肉等长收缩:指导患者进行小腿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即肌肉收缩但不产生关节活动。例如,患者可以用力绷紧小腿的肌肉,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进行。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家长协助进行,要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和适度性。
远端关节活动:活动足趾、踝关节等远端关节,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对于儿童来说,要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其进行关节活动,增加趣味性。
2.中期康复(骨折后2-8周)
目的:进一步促进骨折愈合,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方法:
关节活动度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增加踝关节、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可以采用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被动活动由治疗师或家属帮助进行,主动活动则是患者自己用力进行关节的屈伸。儿童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训练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准。
渐进性肌肉力量训练:开始进行小腿肌肉的等张收缩练习,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踝关节的抗阻练习等,逐步增加肌肉力量。
3.后期康复(骨折后8周以上)
目的:恢复患肢的正常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方法:
步态训练:当骨折愈合到一定程度后,进行步态训练,包括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先在平稳的地面上进行站立平衡练习,逐渐过渡到在不平坦的地面上行走,再进行上下楼梯等复杂的步行训练。儿童患者在步态训练时要注意安全,可能需要家长在旁边保护。
功能性训练:进行一些针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功能性训练,如提踵训练等,恢复小腿的正常功能,使患者能够尽快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四、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
生长发育影响:儿童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治疗时要特别注意保护骨骺。在保守治疗中,石膏或支具的固定要定期调整,避免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手术治疗时,内固定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到儿童的生长潜力,尽量选择对骨骺影响小的内固定方式。康复训练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合理安排,避免过度训练影响骨骼发育。
心理因素:儿童对骨折治疗和康复过程可能会有恐惧心理,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安抚,通过游戏等方式帮助儿童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
2.老年人
合并症影响:老年人往往合并有骨质疏松等疾病,骨折愈合相对较慢。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的进一步发展,如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手术治疗后,要注意预防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骨折愈合情况调整训练强度,避免因训练不当导致再次损伤。
生活方式调整:老年人在骨折康复期间要注意休息,同时要适当增加营养,保证充足的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促进骨折愈合。要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压疮等并发症,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和适当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