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病程短,多因感染等致宫颈损伤发病,有阴道分泌物异常、泌尿系统症状、全身症状,妇科检查见宫颈充血等及可查病原体;慢性病程长,由急性迁延或慢性刺激而来,有阴道分泌物异常、宫颈糜烂样改变等,妇科检查见宫颈肥大等及病原体难查;诊断上急性靠病史、体格及实验室检查,慢性靠病史、体格及辅助检查;治疗上急性用抗生素等,慢性据病变类型治疗,特殊人群需注意用药安全及排查恶性病变。
一、定义与病程区别
急性宫颈炎:是由宫颈受到病原体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病程较短,通常在短期内发病,一般病程小于3个月。多因性生活活跃、流产、分娩等导致宫颈损伤,从而使病原体容易侵入感染。
慢性宫颈炎:往往是由急性宫颈炎迁延不愈转变而来,或者一开始感染时症状就不明显,病程较长,一般病程大于3个月。常因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病原体持续存在,或者长期受到一些慢性刺激,如阴道异物、长期阴道冲洗等因素影响而发展而来。
二、症状表现区别
急性宫颈炎
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例如,有研究显示约70%-80%的急性宫颈炎患者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性状改变的情况。
泌尿系统症状:若伴有尿道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这是因为宫颈与尿道相邻,炎症容易蔓延至尿道。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一般体温可在38℃左右,如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宫颈炎,更容易出现发热等全身感染表现。
慢性宫颈炎
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分泌物可呈乳白色黏液状,或淡黄色脓性。有的患者阴道分泌物量不多,但性状有改变。
宫颈糜烂样改变: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宫颈糜烂样改变,这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外观上看宫颈呈现红色糜烂状区域,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糜烂,而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一种表现。
接触性出血:少数患者可有接触性出血,一般出血量较少,表现为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少量阴道流血。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腰骶部疼痛、盆腔部下坠痛等症状,在月经期、排便或性交时症状可加重。
三、妇科检查表现区别
急性宫颈炎
宫颈局部表现:宫颈充血、水肿,宫颈黏膜外翻,宫颈管内有脓性分泌物聚集,用棉拭子擦拭宫颈管时,容易诱发宫颈管内出血。
病原体检查:通过取宫颈管分泌物进行病原体检测,可发现明确的致病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
慢性宫颈炎
宫颈局部表现:宫颈可呈现不同程度的肥大,有的宫颈表面有息肉形成,息肉呈单个或多个,色红、质软而脆,易出血。也有的宫颈表面有纳氏囊肿,是宫颈腺管口被阻塞,分泌物潴留形成的囊肿,表现为宫颈表面突出的青白色小囊泡。
病原体检查: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查时,有时病原体不易被检测到,或者仅能检测到少量持续存在的病原体,因为其病程长,病原体可能处于相对隐匿或持续低水平感染状态。
四、诊断方法区别
急性宫颈炎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性生活史、流产史、分娩史等,了解是否有可能导致宫颈感染的诱因。例如,询问患者最近是否有不洁性生活,是否有过流产或分娩经历等。
体格检查:进行妇科检查,观察宫颈的外观、分泌物情况等。同时,可通过宫颈拭子涂片革兰染色等方法初步判断是否有病原体感染。
实验室检查:进行病原体检测,如核酸扩增试验检测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这是目前诊断急性宫颈炎病原体的常用且敏感的方法。还可进行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等,以明确具体的病原体种类,指导治疗。
慢性宫颈炎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急性宫颈炎病史,病程长短,以及是否有长期的阴道冲洗、阴道异物等慢性刺激因素。
体格检查:妇科检查时重点观察宫颈的形态、有无息肉、纳氏囊肿等表现。
辅助检查:一般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病原体检测,但有时为了排除其他宫颈病变,可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以排除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癌等情况。必要时还可进行阴道镜检查,进一步观察宫颈病变情况。
五、治疗原则区别
急性宫颈炎
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对于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宫颈炎,常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曲松钠等;对于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急性宫颈炎,常用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如多西环素、阿奇霉素等。一般需要足量、足疗程用药,以彻底清除病原体,防止转为慢性。
对症治疗:对于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等症状的患者,可使用一些外用的洗剂等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过度冲洗阴道,以免加重宫颈炎症。
慢性宫颈炎
根据不同病变类型治疗:如果是宫颈糜烂样改变,没有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有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可采用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微波等治疗方法,但需注意治疗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治疗后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和盆浴一段时间。如果有宫颈息肉,可进行息肉摘除术,术后将息肉送病理检查。对于宫颈纳氏囊肿,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若囊肿较大或合并感染等情况,可考虑相应处理。
注意事项:慢性宫颈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长期的慢性刺激因素,如停止不必要的阴道冲洗等。同时,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宫颈病变情况。
特殊人群方面,育龄期女性是宫颈炎的高发人群,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宫颈炎,在诊断和治疗时都要特别注意用药的安全性,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如孕妇患急性宫颈炎时用药需谨慎选择)。对于老年女性出现的宫颈炎相关表现,要注意排除宫颈恶性病变的可能,因为老年女性宫颈癌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所以在诊断慢性宫颈炎时,宫颈细胞学检查等排查宫颈病变的检查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