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膀胱灌注、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方式。手术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等,不同人群手术影响不同;膀胱灌注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术后预防复发,不同人群影响有别;化疗分全身化疗和膀胱动脉灌注化疗,全身化疗对不同人群影响各异,膀胱动脉灌注化疗儿童极少用,老年需注意穿刺部位并发症;免疫治疗适用于晚期膀胱癌特定人群,不同人群使用需谨慎关注不良反应。
一、手术治疗
(一)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
1.适用情况: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是膀胱肿瘤治疗的重要起始步骤。对于Ta、T1期肿瘤,可通过尿道插入电切镜,将肿瘤切除。其原理是利用电切环的电热效应,将肿瘤组织切除。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儿童:儿童膀胱肿瘤相对少见,但一旦确诊,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由于儿童膀胱处于发育阶段,手术需特别注意避免对膀胱功能造成长期不良影响,如膀胱容量减小等。
老年人群: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手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血糖控制情况等,以降低手术风险。例如,心肺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可能需要在手术前进行心肺功能的改善治疗,如控制心力衰竭、改善肺通气等。
(二)膀胱部分切除术
1.适用情况:适用于肿瘤位于膀胱边缘、瘤体较小、单发,且患者心肺功能等情况不能耐受全膀胱切除术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及周围部分膀胱组织。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女性:女性膀胱部分切除术需注意避免损伤邻近的阴道等组织,因为女性盆腔解剖结构中阴道与膀胱相邻较近,手术操作时要精准分离,减少术后并发症如膀胱阴道瘘等的发生。
男性:男性患者要注意保护前列腺、尿道等结构,避免手术对排尿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术后可能需要关注尿失禁等问题的发生情况。
(三)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1.适用情况:适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以及某些高危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需要切除整个膀胱、前列腺、精囊等周围组织,并进行尿流改道。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年轻患者:年轻患者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可能更大,需要在术前充分与患者沟通尿流改道的各种方式及其优缺点,如回肠膀胱术、原位新膀胱术等,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和意愿选择合适的方式。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有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前要评估肾脏功能对手术的耐受情况,术后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因为尿流改道可能会对肾脏产生一定影响。
二、膀胱灌注治疗
1.适用情况:主要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术后,预防肿瘤复发。常用药物有卡介苗、丝裂霉素、表柔比星等。卡介苗是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来发挥作用,它可以激活机体的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丝裂霉素和表柔比星则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儿童:儿童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罕见,若发生,膀胱灌注治疗需非常谨慎,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因为儿童膀胱黏膜较娇嫩,药物刺激可能导致膀胱黏膜损伤等不良反应,且要密切观察儿童灌注后的反应,如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刺激症状。
老年人群:老年患者进行膀胱灌注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如卡介苗可能引起发热等全身反应,老年患者机体耐受性较差,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对于有发热等情况的老年患者,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化疗
(一)全身化疗
1.适用情况
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术前新辅助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
用于晚期膀胱肿瘤的姑息化疗,缓解肿瘤相关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吉西他滨、顺铂、紫杉醇等联合方案。例如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是晚期膀胱癌常用的化疗方案,其作用机制是吉西他滨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的起始阶段,顺铂则与肿瘤细胞DNA结合,破坏DNA结构和功能。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女性:女性在化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一些化疗药物可能导致卵巢功能衰竭,引起闭经等,术前需与患者充分沟通可能的生殖系统影响。
老年人群:老年患者全身化疗要考虑药物的肝肾功能毒性,因为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减慢,容易在体内蓄积导致不良反应。例如顺铂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顺铂时需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肾功能。
(二)膀胱动脉灌注化疗
1.适用情况:对于局部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膀胱肿瘤患者,可通过膀胱动脉灌注化疗,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局部,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儿童:儿童膀胱动脉灌注化疗极少应用,因为儿童血管较细,操作难度大,且可能对儿童血管发育等产生不良影响。
老年人群:老年患者进行膀胱动脉灌注化疗时,要注意动脉穿刺部位的并发症,如局部出血、血肿等,由于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穿刺后止血相对困难,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情况。
四、免疫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晚期膀胱癌患者,免疫治疗如PD-1/PD-L1抑制剂等有一定应用。例如帕博利珠单抗等药物可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适用于PD-L1表达阳性等特定人群的晚期膀胱癌患者。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特殊体质人群:对于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使用免疫治疗药物需要非常谨慎,因为免疫治疗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使用PD-1抑制剂可能导致关节炎症状加重,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情变化。
老年人群:老年患者使用免疫治疗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免疫相关的肺炎、结肠炎等,老年患者对这些不良反应的耐受能力较差,一旦出现要及时进行处理,如出现免疫性肺炎要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