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骨折后可能出现多种后遗症,包括骨折愈合不良导致的畸形愈合、骨生长停滞,关节功能障碍相关的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肌肉萎缩,神经损伤以及心理方面问题。畸形愈合因复位不佳等致肢体外观畸形,需视情况矫正;骨生长停滞影响肢体长度,需监测并适时治疗;关节僵硬因固定致粘连,需早期康复训练;创伤性关节炎因关节面损伤等引发,需早期保护关节并依情况治疗;肌肉萎缩因活动少致,需针对性康复训练;神经损伤因骨折时伤及神经,需早期修复及长期康复;心理问题因骨折致,需关注并给予心理支持。
一、骨折愈合不良导致的后遗症
(一)畸形愈合
1.产生原因:小孩骨折后如果复位不佳或固定不牢固,骨折端可能出现错位愈合,导致肢体外观畸形。例如,桡骨远端骨折后可能出现手腕部向一侧偏斜的畸形。这主要是因为儿童骨骼的生长塑性能力虽较强,但如果骨折时损伤了骨骺等结构,或者复位操作不当,就会影响骨折端的正常对齐生长。
2.影响及应对:畸形愈合可能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和外观,严重时可能需要再次手术矫正。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骨骼仍在生长发育,部分轻微的畸形可能有一定的自身矫正潜力,但如果畸形明显,还是需要及时干预。比如,通过手术重新复位固定等措施来纠正畸形,恢复肢体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二)骨生长停滞
1.产生原因:当骨折损伤到骨骺时,可能会影响骨骺的正常生长。骨骺是儿童骨骼生长的关键部位,骨折导致骨骺损伤后,可能会使该部位的骨生长速度减慢或停止,从而影响肢体的长度发育。例如,肱骨远端骨折损伤了骨骺,可能导致患侧手臂较健侧短。
2.影响及应对:骨生长停滞会造成双侧肢体长度不等,影响身体的平衡和正常运动功能。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密切监测儿童骨骼的生长情况,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需要通过穿戴矫形鞋等辅助器具来调整步态,严重时可能需要在合适的时机进行骨延长手术等治疗,但手术风险和效果需要谨慎评估。
二、关节功能障碍相关后遗症
(一)关节僵硬
1.产生原因:小孩骨折后由于长时间固定,关节活动减少,容易导致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粘连,引起关节僵硬。比如,前臂骨折后长时间固定,手腕和肘关节可能会出现活动受限。这是因为固定期间关节缺乏正常的运动刺激,周围组织的代谢和修复过程异常,导致粘连形成。
2.影响及应对:关节僵硬会使关节的活动范围减小,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如影响日常生活中的抓握、屈伸等动作。应对措施主要是早期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在骨折固定适当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随着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主动活动。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儿童的年龄和骨折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以逐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
(二)创伤性关节炎
1.产生原因:骨折后如果关节面损伤,骨折复位不良导致关节面不平整,那么在日后的关节活动中,关节软骨会受到异常的磨损,长期下来就可能引发创伤性关节炎。例如,肘关节骨折后关节面不平整,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关节的不断活动,会逐渐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关节炎表现。
2.影响及应对:创伤性关节炎会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导致儿童在活动时出现疼痛,进而影响其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早期需要注意保护关节,避免过度活动。在治疗上,可采用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药物辅助等缓解症状,对于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可能需要在成年后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但儿童时期需要谨慎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和远期效果。
三、肌肉萎缩相关后遗症
(一)产生原因
小孩骨折后由于受伤肢体活动减少,肌肉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会发生废用性肌肉萎缩。例如,上臂骨折后,手臂活动受限,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会逐渐萎缩。这是因为肌肉长期处于不用的状态,其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导致肌肉体积减小、力量减弱。
(二)影响及应对
肌肉萎缩会导致肢体力量下降,影响儿童的运动功能,如行走、抓握等能力。应对方法是在骨折恢复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肌肉康复训练。早期可以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即在不引起关节活动的情况下收缩肌肉,以维持肌肉的基本功能;随着骨折愈合情况的改善,逐渐增加肌肉的主动收缩和抗阻训练等,帮助恢复肌肉的力量和体积。康复训练需要循序渐进,根据儿童的耐受程度逐步增加训练强度。
四、神经损伤相关后遗症
(一)产生原因
骨折时可能会损伤周围的神经,比如肱骨髁上骨折容易损伤尺神经、桡神经等。神经损伤后如果恢复不佳,就会出现相应的后遗症。例如,桡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手腕下垂等表现。这是因为骨折端的移位等直接压迫或牵拉神经,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
(二)影响及应对
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感觉异常、运动功能障碍等。对于神经损伤,早期需要及时进行神经修复的相关治疗,如手术解除压迫等。在恢复过程中,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治疗,包括神经营养药物辅助(需谨慎使用,遵循儿科用药原则)、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要密切观察神经恢复的情况,对于一些难以完全恢复的神经损伤后遗症,可能需要通过辅助器具等帮助儿童适应生活,如佩戴手腕支具来改善手腕下垂的情况等。
五、心理方面的后遗症
(一)产生原因
小孩经历骨折后,可能会因为身体的疼痛、活动受限以及对疾病恢复的担忧等产生心理问题。比如,担心自己的肢体功能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这主要是因为儿童对疾病和自身身体变化的认知有限,同时骨折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会影响其心理状态。
(二)影响及应对
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家长和医护人员需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心理支持。可以通过与儿童交流沟通,了解其内心的担忧,给予鼓励和安慰。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以适当介绍疾病的恢复过程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帮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