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失禁处理措施有盆底肌康复训练、电刺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盆底肌康复训练
这是产后尿失禁的基础治疗方法。产妇可进行凯格尔运动,通过反复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增强盆底肌群力量,改善控尿能力。每天进行3组,每组收缩肌肉5-10秒后放松,持续8-12周可见明显效果;也可借助生物反馈疗法,在专业仪器辅助下,精准训练盆底肌肉,提升训练效率。
2.电刺激治疗
利用不同强度的电流刺激盆底神经和肌肉,唤醒因分娩受损的盆底肌,促进肌肉被动收缩,增强其收缩能力。这种治疗方式无需产妇主动用力,适合产后身体虚弱、无法有效完成盆底肌训练的女性,通常每周进行2-3次,持续数周。
3.药物治疗
针对压力性尿失禁,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雌激素类药物,比如雌二醇,改善尿道黏膜血液供应和张力,提高控尿能力,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对于急迫性尿失禁,抗胆碱能药物,比如奥昔布宁,能缓解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减少尿频、尿急症状。
4.手术治疗
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如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适用于压力性尿失禁,通过植入吊带支撑尿道,恢复尿道正常解剖位置和功能;膀胱扩大术则适用于膀胱容量小导致的急迫性尿失禁,扩大膀胱容积,改善储尿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