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膨出压迫症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预防措施包括保持正确姿势、避免腰部过度负荷、加强腰部锻炼、控制体重等。
一.治疗
1.物理治疗
包括热敷、按摩、牵引、针灸等。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按摩能放松腰部肌肉,减轻疼痛;牵引可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身体气血运行,改善症状。
2.药物治疗
常用的有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神经营养药物等,比如双氯芬酸钠、乙哌立松、维生素B1等,这些药物应严格遵医嘱使用。
3.康复训练
核心肌群训练,如平板支撑、小飞燕等,可增强腰部和腹部肌肉力量,稳定脊柱;有氧运动,如游泳、散步等,能改善腰部血液循环,减轻症状。
4.手术治疗
当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椎间融合术等。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直接去除突出的髓核组织,解除神经压迫;椎间融合术则在去除突出组织的同时,进行椎体间融合,增强脊柱稳定性。
二.预防
1.保持正确姿势
坐立时应保持脊柱正直,避免弯腰驼背,选择高度合适、有良好腰部支撑的座椅。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重心均匀分布,避免长时间单脚站立。睡眠时应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仰卧位时可在膝下垫一个薄枕,使膝关节微屈;侧卧位时应保持脊柱在一条直线上。
2.避免腰部过度负荷
避免长时间弯腰、久坐、久站,定时改变姿势,活动腰部。搬重物时应先蹲下,将物体靠近身体,利用腿部力量起身,避免直接弯腰搬重物。
3.加强腰部锻炼
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如瑜伽、普拉提等,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但在运动前应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运动时避免过度剧烈。
4.控制体重
过重会增加腰部负担,导致腰椎间盘承受更大压力。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可降低腰椎间盘膨出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