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日龄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正常值范围不同,足月儿和早产儿在不同日龄有相应范围,低出生体重儿和有高危病史新生儿情况更特殊,监测黄疸胆红素可预防严重并发症,监测方法有经皮胆红素测定仪筛查及血清胆红素检测。
一、不同日龄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正常值范围
(一)足月儿
出生后24小时内,血清胆红素值应小于102.6μmol/L(6mg/dl);出生后48小时内,应小于153.9μmol/L(9mg/dl);出生后72小时内,应小于205.2μmol/L(12mg/dl)。足月儿血清胆红素超过相应日龄正常范围,可能存在病理性黄疸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时,会增加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影响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等。
(二)早产儿
由于早产儿的肝脏功能、血-脑屏障等发育更不完善,其胆红素正常值范围与足月儿不同。出生后24小时内,血清胆红素应小于85μmol/L(5mg/dl);出生后48小时内,应小于153μmol/L(9mg/dl);出生后72小时内,应小于205μmol/L(12mg/dl)。早产儿日龄越小,其胆红素耐受能力越差,当胆红素水平超过正常范围时,更易出现胆红素脑病等问题。因为早产儿的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更不成熟,血-脑屏障也更不完善,胆红素更容易透过血-脑屏障损伤神经系统。
二、特殊人群需注意的黄疸胆红素情况
(一)低出生体重儿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的黄疸胆红素正常值范围较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可能更严格。由于其各器官功能更不成熟,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更弱,即使胆红素水平在相对足月儿或正常体重早产儿的正常范围内,也可能出现胆红素相关的不良影响。例如,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g),其血清胆红素超过85μmol/L(5mg/dl)时,就需要密切监测和干预,因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可能导致智力低下、听力障碍等严重后遗症。
(二)有高危病史的新生儿
如存在感染、窒息、头颅血肿等情况的新生儿,其黄疸胆红素正常值范围与无高危病史的新生儿不同。有高危病史的新生儿由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能力进一步下降,即使胆红素水平在普通新生儿的正常范围内,也可能更快出现胆红素升高的情况,需要更频繁地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例如,有感染病史的新生儿,感染可能影响肝脏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速度加快,所以这类新生儿需要更早开始监测黄疸情况,并且严格把控胆红素水平在安全范围内,以降低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三、监测黄疸胆红素的意义及方法
(一)监测意义
通过监测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水平,可以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如光疗等,预防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胆红素脑病会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影响其智力、运动等发育,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例如,早期发现血清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及时进行光疗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二)监测方法
一般采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进行筛查,这种方法无创、简便。但经皮胆红素测定仪的结果可能会受到皮肤颜色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经皮胆红素测定仪结果异常或高危新生儿,还需要进一步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例如,对于皮肤较黑的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仪的结果可能不准确,此时就需要通过采集静脉血等方法检测血清胆红素的精确值,以准确判断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水平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