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与喉癌在发病机制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上均有不同。咽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等引起,有急慢性之分,急性有相应全身症状,慢性有局部不适等表现,通过体格检查等诊断,病毒感染对症治疗,细菌感染用抗生素,慢性需去除病因等;喉癌与吸烟饮酒、HPV感染相关,分声门型等不同类型,有相应症状,通过喉镜等诊断,治疗有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方案。
喉癌:主要与吸烟、饮酒密切相关,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群喉癌发病风险显著升高,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多种有害物质可损伤喉部黏膜上皮细胞,引起基因突变等;长期大量饮酒会刺激喉部黏膜,降低局部免疫力,增加致癌风险。另外,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也是喉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与喉癌的某些亚型相关,有HPV感染史的人群需密切关注喉部健康。
临床表现
咽炎:急性咽炎起病较急,主要症状有咽部干燥、灼热、粗糙感,继而出现明显咽痛,吞咽时尤甚,疼痛可放射至耳部,还可伴有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慢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常有刺激性咳嗽,伴恶心,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上述症状在过度用嗓、受凉、食用刺激性食物后加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可能因咽部不适出现哭闹、拒食等表现。
喉癌:不同类型喉癌临床表现有所差异,声门型喉癌早期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且逐渐加重,肿瘤增大可致呼吸困难;声门上型喉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可有喉部异物感、吞咽不适,随后可出现咽痛,向耳部放射,晚期可出现吞咽困难、咯血等;声门下型喉癌早期症状隐匿,随着肿瘤生长可出现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男性由于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发生率相对高于女性。
诊断方法
咽炎:通过体格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等表现,急性咽炎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实验室检查中,病毒感染时血常规可显示淋巴细胞增多,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电子喉镜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充血、水肿等,但一般喉部结构无明显占位性病变。儿童诊断时需注意与疱疹性咽峡炎等特殊类型咽炎鉴别,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查体可见咽部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
喉癌:体格检查可发现喉部新生物,颈部触诊可了解有无淋巴结肿大;喉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可直接观察喉部病变的形态、部位、范围等,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病理活检是确诊喉癌的金标准;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大小、浸润范围及有无转移等情况,对于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各年龄段均可通过相应检查进行诊断,但中老年人群由于发病风险相对较高,更需重视相关检查。
治疗原则
咽炎:急性咽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对症治疗即可,如多饮水、休息,可使用含漱液漱口等;细菌感染引起的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等;慢性咽炎主要是去除病因,如戒烟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等,可使用局部含片、漱口水等缓解症状,儿童治疗时需选择儿童适用的药物剂型,避免使用成人刺激性强的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儿童多饮水。
喉癌: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根据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综合制定治疗方案,早期喉癌可选择手术切除或放疗,晚期喉癌多采用综合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关注患者的呼吸、吞咽等功能,儿童患喉癌相对少见,但一旦确诊,需在遵循治疗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对儿童生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