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采集现病史(包括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等情况)、既往史(童年呼吸道感染史等),进行体格检查(肺部固定持久湿啰音、杵状指等),结合胸部X线、HRCT等影像学检查及痰液、血液等实验室检查来诊断支气管扩张症,诊断时需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
一、病史采集
1.现病史
询问咳嗽、咳痰情况,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多有慢性咳嗽、大量脓痰,痰量与体位改变有关,如晨起及晚间卧床时咳痰量增多,痰液可分为三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黏液,下层为脓性物和坏死组织。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因气道较细,咳痰相对困难,而成人相对容易描述痰量等情况。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患者可能因烟草刺激加重气道炎症,使支气管扩张症症状更明显。有反复肺部感染病史的患者,要详细询问感染发作的频率、诱因等,比如是否经常因感冒后出现肺部感染加重支气管扩张的病情。
关注咯血情况,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咯血,少量咯血可为痰中带血,大量咯血可危及生命。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咯血相对成人可能更需警惕气道异物等其他原因,但也不能忽视支气管扩张症的可能。
了解呼吸困难情况,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不同性别患者体力不同,女性相对男性活动耐力可能稍弱,生活方式中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呼吸困难可能出现更早且更明显。
2.既往史
询问是否有童年时期的呼吸道感染病史,如百日咳、麻疹、肺炎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支气管壁结构破坏,是支气管扩张症的常见诱因。儿童时期患过严重肺炎的患者,发生支气管扩张症的风险相对较高。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免疫缺陷疾病等,免疫缺陷的患者更容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进而引发支气管扩张症。
二、体格检查
1.肺部体征
可闻及固定而持久的湿啰音,多见于下胸部和背部。不同年龄患者胸部解剖结构有差异,儿童胸廓相对柔软,听诊时需更仔细辨别湿啰音位置。在安静状态下或咳嗽后,湿啰音可能更明显。
部分患者可伴有杵状指(趾),多在发病数年later出现,儿童患者由于骨骼仍在发育中,杵状指(趾)出现相对较晚或不典型。
三、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早期轻症患者胸部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或仅见肺纹理增粗。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不规则环状透亮影或沿支气管的卷发状阴影。不同年龄患者胸部X线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胸部X线对软组织分辨相对成人稍差,解读时需结合临床。
2.胸部高分辨率CT(HRCT)
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重要检查方法,可明确显示支气管扩张的部位、范围和形态。表现为支气管内径增粗,超过相伴行的肺动脉,可呈柱状、囊状或曲张状改变。对于不同年龄患者,HRCT能更清晰地显示儿童相对细小的支气管情况,有助于准确诊断支气管扩张症。
四、实验室检查
1.痰液检查
痰涂片及培养可发现致病菌,如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助于指导抗生素治疗。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痰液中致病菌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痰液收集相对困难,需注意采集方法。
2.血液检查
血常规检查,急性感染时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血常规变化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血沉可能增快,C-反应蛋白(CRP)可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手段,来诊断支气管扩张症。在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以确保准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