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流感疫苗有诸多注意事项,接种前要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如一般人群患病期暂缓、特殊人群按情况咨询,还要选合适时间;接种时要配合人员、了解局部反应;接种后要留观、观察全身反应、注意日常;不同人群有特殊注意,儿童首次接种分情况、老人要监测健康状况、孕妇接种安全且要告知妊娠情况。
一、接种前的注意事项
(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1.一般人群:如果正处于感冒、发热等急性疾病期,应暂缓接种流感疫苗,待康复后再进行接种。因为此时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接种疫苗可能影响免疫效果,还可能加重身体不适。例如,一项研究表明,患急性疾病时接种流感疫苗,疫苗的免疫应答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2.特殊人群
慢性疾病患者: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且病情控制不稳定的患者,需咨询医生意见。若病情稳定,一般可以接种;若病情不稳定,接种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比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时可以考虑接种,否则可能因接种后身体应激反应导致血压波动加剧。
过敏体质者:如果对鸡蛋、疫苗中某种成分过敏,则不能接种流感疫苗。因为鸡蛋是流感疫苗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培养基成分,过敏体质者接种后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二)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
最好在流感流行季开始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这样能在流感高发期前使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流感流行季多在11月-次年3月,所以9-10月接种较为合适;南方地区流行季相对较长,也建议在流感季来临前接种。
二、接种时的注意事项
(一)配合接种人员
要如实告知接种人员自身的健康状况、过敏史等信息,以便接种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接种时要保持放松的状态,配合接种人员的操作,如暴露接种部位等。
(二)了解接种后的局部反应
接种后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红肿、硬结等局部反应,一般这些反应会在1-2天内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但要注意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
三、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一)留观要求
接种后需要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以便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等情况时能够及时处理。在留观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二)观察全身反应
接种后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一般为轻度反应,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如果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或持续不适等严重全身反应,应及时就医。
(三)日常注意事项
接种后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要注意避免接触流感患者,减少感染流感的风险。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注意事项
(一)儿童
1.年龄较小的儿童:6个月-8岁的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时,需要接种2剂次,间隔≥4周。家长要在接种前安抚好儿童情绪,接种后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2.特殊健康状况儿童:如患有哮喘等慢性疾病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前要咨询医生,接种后要更密切地观察是否出现喘息等哮喘相关症状的加重情况。
(二)老年人
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后,要注意监测自身健康状况,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接种后要观察是否出现心悸、胸闷等心血管系统的异常反应。同时,老年人在接种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因着凉等原因引发呼吸道感染。
(三)孕妇
孕妇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而且对孕妇和胎儿相对安全。孕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降低孕期患流感的风险,减少因流感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等风险。但在接种前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妊娠情况,接种后要按照一般接种后的注意事项进行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