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葡萄球菌肺炎是由表皮葡萄球菌引起,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有基础疾病、接受侵入性操作时易发病,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治疗包括根据药敏选抗生素的抗感染治疗、呼吸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及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如儿童要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影响等,老年患者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免疫力低下患者要综合评估调整免疫抑制剂使用。
一、表皮葡萄球菌肺炎是怎么回事
(一)病因
表皮葡萄球菌属于条件致病菌,正常人体的皮肤、黏膜等部位可存在该菌。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比如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接受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等)时,表皮葡萄球菌可侵入下呼吸道引发肺炎。
(二)发病机制
表皮葡萄球菌进入肺部后,可在局部繁殖,引起炎症反应。其菌体表面的一些结构和产生的毒素等可损伤肺部组织,导致肺泡-毛细血管膜受损,引起肺泡水肿、渗出等病理改变,影响气体交换功能。
(三)临床表现
1.症状:患者可出现发热,多为持续性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咳嗽,可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可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呼吸困难程度因病情轻重而异,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发绀等表现。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长期住院患者,起病可能相对隐匿,症状可不典型。
2.体征:肺部可闻及湿啰音,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呼吸音减弱等情况。
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的治疗
(一)抗感染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表皮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可能存在耐药情况,所以需要通过痰培养、血培养等病原学检查来明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有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对于一些对甲氧西林敏感的表皮葡萄球菌,也可考虑使用苯唑西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但需注意耐药情况的监测。
(二)对症支持治疗
1.呼吸支持:如果患者存在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可给予吸氧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机械通气来维持呼吸功能。对于儿童患者,机械通气时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注意呼吸机参数的调整要适宜,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对儿童肺部等器官造成不良影响。
2.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其年龄和营养需求提供合适的营养支持,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疾病恢复。对于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血糖的控制,在营养支持的同时兼顾血糖稳定。
3.基础疾病治疗:对于合并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要通过饮食控制、降糖药物等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这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利于肺炎的康复。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选择抗生素时要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避免使用对儿童肝肾功能有较大损害的药物。同时,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一旦有异常要及时处理。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警惕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老年患者的免疫力较低,恢复相对较慢,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的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3.免疫力低下患者: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要尽量调整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方案,在保证基础疾病控制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免疫抑制剂对机体免疫力的进一步抑制,但需在医生的综合评估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