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相关影像学等检查以明确手术情况,同时患者要戒烟、调整饮食并按医嘱停用影响凝血功能药物等,手术根据情况选麻醉方式,定颈前部横切口或弧形切口,分离颈前肌群暴露甲状腺区,依肿瘤性质行相应切除并保护喉返神经等结构,彻底止血后缝合,特殊人群中儿童手术要精细护结构且术后监测甲功,老年要评估心肺功能并加强监护,孕期选妊娠中期手术并沟通风险轻柔操作,有基础病者需控制好相应基础病状态再行手术。
一、术前准备
1.评估与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既往疾病、过敏史等,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同时安排甲状腺功能检查(如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颈部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评估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例如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情况可能不适合立即手术。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需关注生长发育相关影响,老年患者需评估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者需控制血糖至合适范围,女性孕期患者则需谨慎权衡手术对胎儿及自身的影响。
2.术前准备措施:患者需戒烟,因为吸烟可能增加术后呼吸道并发症风险;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状况良好以利于术后恢复,同时按医嘱停用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等。
二、手术操作步骤
1.麻醉方式选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全身麻醉或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等。全身麻醉适用于多数患者,能保证手术过程中患者舒适且肌肉松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则适用于部分情况相对简单的患者,但需注意麻醉范围及可能的并发症。
2.切口选择:通常采用颈前部横切口或沿皮纹的弧形切口,横切口较为隐蔽,弧形切口符合人体美学,切口长度根据肿瘤大小等因素确定。
3.分离组织: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分离颈前肌群,如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等,充分暴露甲状腺区域,此过程需精细操作,避免损伤周围血管和神经。
4.处理甲状腺肿瘤:根据肿瘤性质、患者情况等决定手术方式,若为良性肿瘤且范围局限可考虑甲状腺腺叶部分切除,若为恶性肿瘤可能需行甲状腺腺叶切除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等。在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喉返神经(损伤后可能导致声音嘶哑)、喉上神经(损伤后可能影响吞咽及发音)等重要结构,通过细致解剖辨认并避开这些神经。
5.止血与缝合:彻底止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术区,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逐层缝合切口,包括皮下组织、皮肤等,缝合时尽量减少组织损伤以利于术后恢复。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甲状腺肿瘤手术需更加精细,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要尽量减少对甲状腺功能及颈部正常结构的过度影响,操作时需密切关注喉返神经等结构的保护,术后需监测甲状腺功能,必要时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以保障正常生长发育。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手术前需充分评估心肺功能,术中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加强呼吸、循环等方面的监护,预防肺部感染、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
3.孕期患者:孕期甲状腺肿瘤手术需谨慎,手术时机多选择在妊娠中期(4-6个月),此时胎儿相对稳定,手术风险相对较低。手术前需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手术对胎儿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如手术刺激可能引起宫缩等,术中操作要轻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影响。
4.有基础疾病患者:除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外,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范围后再行手术,以降低手术中出血等风险;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前需纠正凝血功能异常,术中加强止血措施,避免术后出血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