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有局部症状(反复咽痛、异物感、口臭)和全身症状(消化不良、低热、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增强体质、注意口腔卫生)、药物治疗(局部用药、抗生素应用)和手术治疗(明确手术指征及术后注意事项)。
一、慢性扁桃体炎的症状
1.局部症状
反复咽痛:患者会经常感到咽部不适,有疼痛感,尤其在受凉、劳累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作,儿童可能因咽痛而影响进食,表现为吞咽困难等。这是因为扁桃体隐窝内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持续存在,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大量繁殖,刺激扁桃体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咽痛。
异物感:患者常感觉咽部有异物,总觉得喉咙里有东西堵着,咳不出又咽不下,这是由于扁桃体慢性炎症刺激,导致扁桃体隐窝口堵塞,分泌物引流不畅等因素引起咽部的异常感觉。
口臭:扁桃体隐窝内细菌滋生、繁殖,分解食物残渣等产生异味,可引起口臭,影响患者的社交生活。
2.全身症状
消化不良:儿童患者可能出现消化不良的表现,如食欲减退、腹胀、腹痛等,这与扁桃体慢性炎症影响机体的消化功能有关,炎症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可能干扰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酶的分泌。
低热: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情况,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是因为扁桃体作为免疫器官,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机体的免疫反应持续存在,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其他:儿童患者还可能因慢性扁桃体炎影响生长发育,出现精神萎靡、容易疲劳等表现,因为长期的慢性炎症消耗机体能量,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二、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增强体质:对于儿童患者,要鼓励其适当运动,如慢跑、跳绳等,每周坚持一定的运动时间,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扁桃体炎的发作频率。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身体的免疫状态。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儿童每天需要保证10-12小时的睡眠时间,睡眠时身体处于修复和免疫调节的重要阶段,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注意口腔卫生: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患者,都要保持口腔清洁,每天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可以使用淡盐水漱口,淡盐水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能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滋生,降低扁桃体感染的风险。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牙膏和牙刷。
2.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每天多次含漱,能清洁口腔,抑制扁桃体隐窝内的细菌生长。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含漱液的浓度,避免过浓刺激口腔黏膜。还可以局部涂抹药物,如碘甘油等,但要注意操作方法,避免损伤儿童的口腔黏膜。
抗生素应用:在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期,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但要避免儿童患者滥用抗生素,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抗生素的使用要遵循足量、足疗程的原则,以彻底清除病原体,防止转为慢性。
3.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每年发作4-5次及以上;或者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呼吸、吞咽及发声功能,如儿童患者出现睡眠打鼾、呼吸暂停等情况;或者已经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如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此时可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对于儿童患者,手术年龄一般建议在4-10岁之间,但要根据个体情况评估,如扁桃体过度肥大严重影响呼吸的儿童,可适当提前手术时间。
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后儿童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术后24小时内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等,避免过热食物刺激伤口,引起出血。要注意观察伤口情况,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家长要安抚儿童患者的情绪,让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