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是(趾)甲周围组织炎症,分急性和慢性。非药物干预有保持局部清洁、减少刺激,急性炎症期冷敷、炎症缓解期热敷。药物干预有外用抗生素软膏、鱼石脂软膏,感染重时可能口服抗生素。儿童护理要轻柔,用药防误服且观察病情;老年人有基础病如糖尿病要控血糖,注重局部清洁监测,加强营养促愈合。
一、甲沟炎的定义与分类
甲沟炎是指(趾)甲周围组织的炎症,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根据病情表现可分为急性甲沟炎和慢性甲沟炎。急性甲沟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所致,起病较急,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慢性甲沟炎则常由反复轻微损伤加上感染引起,病程较长,甲沟周围组织慢性红肿。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一般处理
1.保持局部清洁:对于手指或脚趾的甲沟炎,要注意保持受伤部位的清洁卫生。可以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患处,每天1-2次,清除局部的污垢和可能存在的细菌,减少感染进一步加重的风险。例如,对于手部甲沟炎,清洗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
2.减少局部刺激:避免进一步损伤甲沟周围组织,如避免过度修剪指甲,尤其是不要将指甲两侧修剪得过于短浅,防止指甲边缘嵌入周围组织;对于足部甲沟炎,要选择宽松舒适的鞋子,避免鞋子过紧对发炎部位造成挤压,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恢复。
(二)冷敷与热敷
1.急性炎症期冷敷:在甲沟炎急性炎症期,如受伤后早期出现明显红肿热痛时,可进行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可以收缩局部血管,减轻红肿和疼痛症状。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可在冰袋和皮肤之间隔一层毛巾。
2.炎症缓解期热敷:当炎症有所缓解,红肿不是特别剧烈时,可以改为热敷。用温热水浸泡患处,水温一般控制在40℃-50℃左右,每次浸泡15-20分钟,每天2-3次。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的消退和组织的修复。
三、药物干预相关(仅提及药物名称)
(一)外用药物
1.抗生素软膏:如果甲沟炎局部感染较轻,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对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减轻炎症。使用时,清洁患处后,将软膏均匀涂抹在红肿部位,每天2-3次。
2.鱼石脂软膏:鱼石脂软膏有消肿、止痛、消炎的作用,对于甲沟炎局部红肿疼痛明显的情况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使用方法是将软膏涂抹在患处,并用纱布覆盖,每天更换1-2次。
(二)口服药物
如果甲沟炎感染较重,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等,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等。但儿童使用抗生素需谨慎,要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严格遵循用药原则,避免滥用抗生素。成人使用时也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感染情况合理选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的皮肤和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发生甲沟炎时要更加小心护理。在处理儿童甲沟炎时,非药物干预要更加轻柔,避免造成儿童不必要的痛苦。如果需要使用药物,儿童使用外用药物时要注意避免儿童误服,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可接受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甲沟炎的病情变化,如红肿是否加重、是否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一旦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二)老年人
老年人可能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这类人群发生甲沟炎时要格外重视。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导致感染不易控制,所以老年人甲沟炎患者如果有糖尿病,要积极控制血糖。在处理甲沟炎时,要更加注重局部清洁和感染的监测,一旦发现感染加重或出现全身不适,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同时,老年人皮肤愈合能力相对较差,在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过程中要加强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