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按病情进展分为急性发作期(一周内出现相关症状加剧,多由感染等诱发)、慢性迁延期(“咳”“痰”“喘”迁延超一月,与治疗不彻底等有关)、临床缓解期(症状基本消失超两月,与机体免疫力恢复等有关);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症状轻微,对日常活动影响小,FEV%预计值≥80%)、中度(症状较明显,影响日常活动,50%≤FEV%预计值<80%)、重度(症状严重,日常活动明显受限,FEV%预计值<50%),不同年龄人群和生活方式对各期病情有影响。
一、按病情进展分类
1.急性发作期
定义: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相关因素:多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寒冷空气刺激、过度劳累等也可诱发。不同年龄人群易感性有差异,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因呼吸道感染引发急性发作;老年人机体抵抗力下降,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也易受病原体侵袭导致急性发作。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接触污染空气等会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从而促使慢性支气管炎进入急性发作期。
2.慢性迁延期
定义: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不愈超过一个月者。
相关因素:急性发作期治疗不彻底、呼吸道持续存在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等是重要原因。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若急性发作期未规范治疗,炎症持续存在易转为迁延期;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衰退,呼吸道修复能力差,病情易迁延。生活方式上,持续暴露于有害环境中,如继续吸烟、处于污染工作或生活环境,会加重呼吸道炎症,使病情迁延不愈。
3.临床缓解期
定义:经治疗或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两个月以上者。
相关因素: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力有所恢复,感染得到控制,呼吸道炎症减轻。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体质逐渐增强,免疫力提升后易进入缓解期;老年人若能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加强营养等,也有助于病情进入缓解期。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能增强机体抵抗力,维持临床缓解状态。
二、按严重程度分类
1.轻度
症状表现:咳嗽、咳痰症状轻微,一般仅在寒冷季节发作,每年发病时间不超过三个月,对日常活动影响较小。
肺功能情况: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预计值)≥80%。
相关因素:此类患者病情相对较轻,可能与个体呼吸道基础较好、感染程度轻等有关。不同年龄人群中,年轻且身体素质较好者患轻度慢性支气管炎时,由于自身修复能力较强,发病后易控制在轻度状态。生活方式上,不吸烟或吸烟量较少、所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等,都有助于维持轻度病情状态。
2.中度
症状表现:咳嗽、咳痰症状较为明显,每年发病时间在三个月以上,可影响日常活动,如轻微体力活动后出现气短等。
肺功能情况:50%≤FEV%预计值<80%。
相关因素:患者呼吸道炎症程度较轻度加重,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气道狭窄。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人若有长期吸烟史且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等,病情易发展为中度。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接触污染空气且未采取防护措施等,会使病情向中度发展。
3.重度
症状表现:咳嗽、咳痰严重,频繁发作,日常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也可能出现气短等症状。
肺功能情况:FEV%预计值<50%。
相关因素:患者气道狭窄严重,呼吸道功能明显受损。不同年龄人群中,长期大量吸烟的老年人、儿童反复严重呼吸道感染且未有效控制者,都可能发展为重度慢性支气管炎。生活方式上,持续暴露于有害环境且未进行干预,会加速病情向重度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