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哮喘需从多方面入手,一是避免接触过敏原,了解自身过敏原并采取防护措施;二是合理用药预防,哮喘缓解药物规律使用且特定人群用药需注意;三是保持良好生活方式,适度运动和规律作息;四是定期监测和就医,定期监测肺功能,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1.了解自身过敏原:不同人群的过敏原可能不同,例如儿童可能对尘螨、花粉较为敏感,成年人可能对某些食物(如海鲜、牛奶等)、宠物毛发等过敏。可以通过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来明确自己的过敏原。比如皮肤点刺试验,就是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过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果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会在15分钟内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红肿块,出现阳性反应,从而帮助确定过敏原。
2.采取防护措施:对于尘螨过敏者,要保持室内清洁,经常清洗床单、被罩、枕套等,可使用防尘螨的床上用品,如防尘螨的床垫、枕头等;对于花粉过敏者,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花粉浓度较高的时候,如果外出可佩戴口罩;对于食物过敏者,要严格避免食用相关过敏食物。
二、合理用药预防
1.哮喘缓解药物的规律使用:对于一些有哮喘发作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使用缓解药物。例如,对于轻度持续哮喘患者,可按需使用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但更提倡规律使用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气雾剂等,来控制气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通过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从而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2.特定人群的用药注意:儿童在用药预防哮喘时要特别谨慎,应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剂量。比如儿童可以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并且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老年人在用药预防哮喘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基础疾病和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
三、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1.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时间。例如,游泳是一种比较适合哮喘患者的运动,因为游泳时空气湿度较高,且运动强度相对较易控制,能增强心肺功能,又不容易诱发哮喘发作。但要注意避免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对于儿童来说,要根据其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如慢跑、跳绳等,但要避免在雾霾天气等空气质量差的时候运动。
2.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作息习惯对预防哮喘也很重要。良好的睡眠可以使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成年人一般需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比如婴幼儿需要12-14小时,学龄儿童需要10-12小时等。不规律的作息可能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哮喘发作的风险。
四、定期监测和就医
1.定期监测肺功能:哮喘患者要定期监测肺功能,了解气道通气状况。可以使用峰流速仪在家中自行监测呼气峰流速(PEF),通过每天在固定时间测量PEF,了解自己的肺功能变化情况。如果PEF较平时明显下降,提示可能有哮喘发作的先兆,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例如,当PEF较个人最佳值下降20%-30%时,可能需要增加药物治疗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2.及时就医:当出现哮喘相关症状加重,如喘息、咳嗽、气短、胸闷等症状频繁发作或症状加重时,要及时就医。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他们的哮喘病情变化可能更快,更需要及时得到医疗干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更好地预防哮喘发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