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有多种前兆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因肺循环受阻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缺氧刺激呼吸中枢)、胸痛(胸膜炎性或心绞痛样,前者因肺组织缺血坏死刺激胸膜,后者因右心负荷增加致心肌缺血缺氧)、咯血(小量为主,因肺组织缺血坏死致肺泡毛细血管破裂)、晕厥(肺动脉压力升高致右心排血受阻、心输出量骤降、脑供血不足)、下肢肿胀疼痛(多因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回流受阻),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且需与其他疾病鉴别。
一、呼吸困难
1.表现及原理
肺栓塞时,栓塞的肺动脉会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这是较为常见的前兆表现之一。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肺循环受阻,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进而引起缺氧,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增快,表现为呼吸困难。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约80%的肺栓塞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且多为活动后加重。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若发生肺栓塞,呼吸困难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老年人由于心肺功能本身相对较弱,呼吸困难可能更为明显,且可能伴有端坐呼吸等表现。有基础心肺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肺栓塞时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能会被原发病掩盖,需要特别警惕。
二、胸痛
1.表现及原理
肺栓塞引起的胸痛多为胸膜炎性胸痛或心绞痛样胸痛。胸膜炎性胸痛是因为栓塞部位的肺组织缺血、坏死,刺激胸膜所致;心绞痛样胸痛则是由于肺动脉栓塞后,右心负荷增加,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一般来说,胸膜炎性胸痛较为常见,疼痛部位多在胸部的一侧,可随呼吸运动而加重。
不同性别的患者胸痛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在诊断时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年轻人发生肺栓塞导致的胸痛,可能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的胸部肌肉疼痛等;而老年女性若同时伴有其他高危因素,如长期口服避孕药等,出现胸痛时更应高度怀疑肺栓塞。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发生肺栓塞时胸痛需与心绞痛复发等相鉴别。
三、咯血
1.表现及原理
肺栓塞患者出现咯血多为小量咯血,少数患者可出现较大量咯血。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肺栓塞后,肺组织缺血坏死,肺泡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一般咯血颜色较鲜红。
儿童发生肺栓塞出现咯血时,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仅表现为痰中带血等不典型表现,需要仔细观察。老年患者咯血时,要注意与肺部感染、肺癌等疾病引起的咯血相区分。有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肺栓塞咯血时需要警惕出血加重的风险。
四、晕厥
1.表现及原理
部分肺栓塞患者可能会出现晕厥,这是由于肺栓塞导致肺动脉压力急剧升高,右心排血受阻,心输出量骤降,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可能是肺栓塞的首发症状。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晕厥原因较多,肺栓塞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要立即排查;老年人发生晕厥时,肺栓塞是需要考虑的重要病因之一,尤其是伴有下肢肿胀等表现时。有脑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生晕厥时要注意与脑血管意外相鉴别,同时肺栓塞导致的晕厥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
五、下肢肿胀、疼痛
1.表现及原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肺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约80%的肺栓塞患者合并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当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时,会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尤其是单侧下肢肿胀更为常见。肿胀部位多从足部开始向上蔓延,疼痛多为胀痛,行走时可加重。
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长期久坐、久站的人,如长途旅行乘坐飞机、汽车的人群,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而导致肺栓塞的风险增加,这类人群更易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的前兆表现。妊娠期女性由于生理变化,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风险较高,若出现下肢肿胀、疼痛需格外警惕。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