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息肉喉镜检查前要做好患者心理、禁食水、告知病史等准备及器械准备;检查时有间接、直接、纤维或电子喉镜等方式,需观察声带息肉形态、声带运动及喉部其他结构;检查后要禁声休息、做好口腔护理,观察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
一、检查前准备
1.患者准备
心理准备:患者可能会对喉镜检查存在紧张情绪,尤其是儿童患者。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检查的目的、过程和安全性,缓解其焦虑情绪。对于儿童,可通过亲切的沟通和适当的安抚来减轻其恐惧心理,例如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告知孩子检查就像做一个小操作,不会有很不舒服的感觉。
禁食水:一般要求检查前6-8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检查前2小时禁水,以防止检查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需根据其年龄和进食情况严格遵守禁食水时间,避免因呕吐导致窒息等严重并发症。
告知病史: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出血性疾病等。例如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需告知医生血压控制情况,因为喉镜检查可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影响血压波动;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增加检查后出血的风险。
2.器械准备:喉镜设备需处于良好状态,检查前要确保喉镜的镜头清晰、光源正常,相关辅助设备如吸引器等功能完好。
二、检查过程
1.检查方式
间接喉镜检查:医生会将间接喉镜放入患者口咽部,通过反射观察喉部结构。检查时患者需放松,用鼻呼吸,医生会调整喉镜角度以清晰观察声带等部位。对于儿童患者,操作时需更加轻柔、迅速,避免引起患儿剧烈反抗。
直接喉镜检查:一般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将直接喉镜经口腔或鼻腔插入喉部,直接观察声带息肉情况。这种检查方式相对更直观,但创伤较大,适用于一些间接喉镜检查不清晰或需要同时进行治疗操作的情况。
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将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经鼻腔或口腔插入,直达喉部进行检查。该检查痛苦较小,患者耐受性较好,尤其适合儿童及不能配合间接喉镜检查的患者。检查过程中医生可通过内镜的显示屏清晰观察声带息肉的大小、位置、形态等。
2.观察内容
声带息肉的形态:观察息肉是广基还是带蒂,大小如何,表面是否光滑等。例如广基的息肉可能与声带组织粘连较紧密,带蒂的息肉活动度相对较好。
声带的运动情况:观察双侧声带的外展、内收运动是否正常,因为声带息肉可能会影响声带的运动功能,如导致声带运动受限等情况。
喉部其他结构情况:同时观察喉部其他结构,如会厌、杓状软骨等是否存在异常,以排除其他喉部病变同时存在的可能。
三、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1.一般注意事项
禁声休息:检查后患者应适当禁声休息,尤其是进行了直接喉镜等创伤性较大检查的患者。禁声时间根据检查情况而定,一般建议1-2天。儿童患者由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需家长协助监督其尽量少说话,让喉部得到充分休息。
口腔护理:如果是经口腔进行的喉镜检查,检查后要注意口腔卫生,可使用淡盐水漱口,以预防口腔感染。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帮助其进行口腔清洁,如用柔软的纱布蘸取淡盐水轻轻擦拭口腔。
2.并发症观察
出血观察:观察患者是否有喉部出血情况,如痰中带血等。如果出现较多出血或出血不止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观察其痰液情况以及口腔是否有血液流出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感染观察: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喉部疼痛加剧等感染迹象。如果出现感染症状,需及时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措施。儿童患者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要密切关注其体温变化和局部症状。
总之,声带息肉喉镜检查是明确声带息肉诊断的重要手段,在检查前后都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各方面情况,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