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有前驱症状,部分宝宝发病前1-2天有低热等非特异性前驱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口腔出现疱疹或溃疡(有特定分布和表现)、手部有皮疹(特点和分布)、足部有皮疹(表现和分布);还有不典型症状,如仅表现为皮疹或仅发热;特殊人群中婴儿易进展为重症且症状不典型,免疫力低下儿童症状更严重易出现并发症。
一、前驱症状
部分宝宝在发病前1-2天可能会出现低热、食欲减退、疲倦、身体不适、腹痛等非特异性前驱症状,这些症状容易被家长忽视,因为缺乏手足口病特异性表现。对于有密切接触手足口病患者等高危因素的宝宝,需密切观察后续症状出现。
二、典型症状-口腔症状
1.疱疹或溃疡:口腔黏膜是常见受累部位,最初表现为红色小丘疹,随后迅速发展为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颊黏膜、舌、唇内侧面、软腭等部位均可累及。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宝宝会因口腔疼痛出现拒食、流涎等表现,尤其在进食酸、甜、咸等刺激性食物时,哭闹会明显加重。这种口腔症状在1-2岁的宝宝中较为典型,由于此阶段宝宝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主要通过拒食、流涎等行为来传达不适。
2.位置分布:口腔内的疱疹和溃疡分布具有一定特点,多呈散发或成簇分布,一般不会融合成片,与其他口腔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在疱疹分布位置上有所不同,手足口病的疱疹除了咽峡部,还会出现在口腔其他部位。
三、典型症状-手部症状
1.皮疹特点:手部皮疹多发生在手指背侧、手掌、指甲周围,初期为红色斑丘疹,1天左右转为疱疹,疱疹大小如米粒至豌豆大,呈圆形或椭圆形,疱壁较厚,内有混浊液体,周围有红晕。皮疹通常不疼不痒,但宝宝可能会因为手部不适而出现抓挠等行为。不同年龄段宝宝手部皮疹出现的概率相似,但小婴儿由于手部活动相对较少,皮疹可能更易被家长发现较晚。
2.分布范围:一般是单侧手部先出现皮疹,然后逐渐累及双侧手部,很少出现全身泛发的情况,这与一些全身性出疹性疾病不同。
四、典型症状-足部症状
1.皮疹表现:足部症状与手部类似,多见于足底、足跟、脚背等部位,也会出现红色斑丘疹,随后转为疱疹,疱疹特征与手部相似。宝宝可能因为足部疼痛而出现行走困难、不愿站立等表现,尤其是刚学会走路的宝宝,会明显表现出步态异常。对于年龄较小不会表达的宝宝,可能会通过哭闹来提示足部不适。
2.分布情况:足部皮疹同样多为单侧先出现,再累及双侧,与手足口病的皮疹分布规律相符。
五、不典型症状
1.仅表现为皮疹:部分宝宝可能只出现手、足、臀部等部位的皮疹,而没有口腔疱疹或溃疡等典型口腔症状,这种情况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皮疹性疾病。对于此类宝宝,需要详细询问接触史等情况来辅助诊断。比如有的宝宝仅在手背出现少量散在皮疹,家长可能会以为是蚊虫叮咬等原因,而忽略手足口病的可能。
2.仅表现为发热:少数宝宝以发热为唯一表现,体温可在38℃左右,发热持续1-2天,之后可能出现皮疹等典型症状。对于单纯发热的宝宝,尤其是有手足口病接触史的,需要密切观察后续是否出现皮疹等表现,以便及时明确诊断。
六、特殊人群表现
1.婴儿: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手足口病可能进展较快,更容易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重症表现。婴儿口腔症状可能不典型,仅表现为拒奶、哭闹不安,家长需要特别留意婴儿的精神状态和呼吸等情况。如果婴儿出现持续精神差、频繁呕吐、肢体抖动等,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需立即就医。
2.免疫力低下儿童: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的儿童,手足口病的症状可能更严重,皮疹可能更广泛,病程可能更长,而且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脑炎、肺炎等。这类儿童需要更加密切的医疗监测,一旦出现任何异常表现,应及时住院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