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肿大的原因包括感染因素(病毒如腺病毒、EB病毒,细菌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免疫因素(过敏致免疫性肿大)、其他因素(邻近器官炎症蔓延、不良生活方式、年龄因素、既往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病史等)。
一、感染因素
(一)病毒感染
1.常见病毒及感染途径
最常见的是腺病毒,多通过飞沫、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容易感染腺病毒,从而引发扁桃体肿大。例如,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腺病毒可以快速传播,导致很多儿童出现扁桃体肿大的情况。
另外,EB病毒也可引起扁桃体肿大,多见于青少年群体,感染后除了扁桃体肿大外,还可能伴有发热、咽峡炎等症状,其传播途径主要是唾液传播,比如共同使用餐具、亲吻等可能会导致EB病毒的传播。
(二)细菌感染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引起扁桃体细菌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该细菌容易侵入扁桃体。例如,在季节更替、气温变化较大时,儿童的抵抗力可能会受到影响,此时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就容易感染扁桃体,导致扁桃体红肿、肿大,同时可能伴有咽痛、发热等症状。
葡萄球菌等其他细菌也可引起扁桃体感染,导致扁桃体肿大,但相对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来说,发生率相对较低。
二、免疫因素
人体的免疫系统与扁桃体肿大也有关系。当人体处于过敏状态时,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可能会导致扁桃体发生免疫性肿大。例如,对某些食物(如海鲜、坚果等)、花粉等过敏的人群,接触过敏原后,免疫系统被激活,可能会引起扁桃体的免疫反应性肿大。在儿童中,如果有过敏体质,在接触过敏原后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三、其他因素
(一)邻近器官炎症蔓延
如咽炎、鼻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可以蔓延至扁桃体,引起扁桃体肿大。例如,鼻炎患者鼻腔分泌物增多,炎症可能会通过后鼻孔蔓延至扁桃体,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扁桃体发生肿大。对于患有鼻炎的儿童来说,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容易出现扁桃体肿大的并发症。
(二)不良生活方式
过度用嗓:长期过度用嗓的人群,如歌手、教师等,扁桃体受到的刺激较多,容易出现肿大。儿童如果长期大声喊叫、哭闹等,也可能导致扁桃体受到不良刺激,增加扁桃体肿大的风险。比如一些活泼好动的儿童,在玩耍时过度用嗓,就可能引发扁桃体肿大。
吸烟饮酒:虽然成年人中较为常见,但如果成年人吸烟饮酒,其产生的烟雾、酒精等物质会刺激扁桃体,增加扁桃体肿大的可能性。对于儿童来说,处于二手烟环境中也会受到不良影响,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包括扁桃体黏膜,容易引发扁桃体肿大等问题。
(三)年龄因素
儿童时期:儿童的扁桃体在6-10岁时发育达到高峰,这个时期相对更容易出现扁桃体肿大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尚在发育过程中,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另一方面,在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增多。例如,学龄前儿童进入幼儿园等集体环境后,感染各种病原体的几率增加,从而导致扁桃体肿大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成年人时期:成年人如果既往有扁桃体反复感染的病史,扁桃体可能会因为长期的炎症刺激而处于相对肥大的状态。另外,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免疫力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相对儿童来说,成年人的免疫力一般还是相对较强的,所以成年人扁桃体肿大的原因可能更多与一些慢性的局部刺激等因素相关。
(四)病史因素
如果患者既往有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病史,那么扁桃体组织会因为反复的炎症刺激而逐渐增生、肿大。例如,一个患者每年都会发生2-3次扁桃体炎,经过多次炎症发作后,扁桃体就会逐渐变得肥大,影响呼吸、吞咽等功能。对于有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病史的人群,需要更加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以减少扁桃体肿大的进一步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