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病原体中肺炎链球菌最常见,少数由其他病原体所致;宿主因素包括年龄(儿童和老年人因呼吸道防御等功能问题易患病)、生活方式(吸烟、过度劳累会降低抵抗力)、基础疾病(COPD使肺部防御受损,糖尿病影响白细胞功能等易引发大叶性肺炎且病情复杂)。
一、病原体因素
1.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是大叶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它是一种革兰阳性双球菌,有多个血清型,其中1-9及12型多见,其中3型毒力最强。肺炎链球菌在呼吸道定植,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细菌大量繁殖并引发肺部炎症。例如,在儿童群体中,如果患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感染后,呼吸道局部的防御机制受到影响,肺炎链球菌就容易侵入下呼吸道引发大叶性肺炎。在老年人群中,由于机体免疫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同时可能伴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更容易受到肺炎链球菌的侵袭而发生大叶性肺炎。
2.其他病原体
少数情况下,也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引起。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多见于儿童,常继发于流感病毒或麻疹病毒感染之后,该细菌产生的毒素可引起肺部组织的坏死、脓肿形成等更严重的病理改变。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在婴幼儿中相对多见,其致病机制与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等有关,内毒素可导致肺部炎症反应加重。
二、宿主因素
1.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呼吸道防御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呼吸道黏膜娇嫩,纤毛运动能力较弱,免疫系统也不够成熟,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比如,3岁以下婴幼儿在冬季或流感流行季节,发生大叶性肺炎的风险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黏液分泌不足,纤毛运动差,不能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使得病原体容易在肺部定植并引发炎症。
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呼吸道黏膜萎缩,防御功能减退,同时常伴有慢性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进一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例如,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而且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其吞噬和杀菌能力下降,从而容易发生大叶性肺炎。
2.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长期吸烟会损害呼吸道黏膜,使呼吸道的防御功能降低。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抑制气道纤毛运动,降低肺泡巨噬细胞的活性,影响其吞噬病原体的能力。吸烟者患大叶性肺炎的风险比不吸烟者明显增高。例如,每天吸烟超过20支,连续吸烟10年以上的人群,肺部的炎症易感性增加,更容易受到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的侵袭而发生大叶性肺炎。
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人体在劳累状态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削弱了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比如,长时间连续工作、睡眠不足的人群,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抵抗力降低,容易让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乘虚而入引发大叶性肺炎。
3.基础疾病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患者的气道存在慢性炎症,气道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气道狭窄,肺部的防御功能受损。同时,COPD患者的肺组织弹性减退,换气功能障碍,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研究表明,COPD患者发生大叶性肺炎的概率远高于正常人群,而且病情往往更严重,预后较差。例如,COPD患者合并大叶性肺炎时,炎症更容易扩散,肺部的实变范围可能更广,治疗周期也更长。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同时高血糖环境会影响白细胞的功能,使其杀菌能力下降。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肺部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受到影响,进一步降低了肺部的抵抗力,容易发生大叶性肺炎。而且糖尿病患者发生大叶性肺炎后,感染不易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如脓胸、感染性休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