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的诊断需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查、过敏原检测、胸部X线或CT检查等综合进行。病史询问症状、家族史等,体格检查听肺部呼吸音等;肺功能检查包括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舒张、激发试验及PEF变异率测定);过敏原检测有体内(皮肤点刺、斑贴试验)和体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胸部X线发作时多过度通气,缓解期正常,CT特殊情况用辅助鉴别。
一、病史和体格检查
1.详细病史询问: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出现的频率、发作时间、诱发因素等。例如,询问患者是否在接触花粉、宠物毛发等特定物质后症状加重,夜间或清晨症状是否更明显等。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易出现反复咳嗽,而成人可能以喘息为主要表现。同时,还会了解患者的家族过敏史,因为过敏性哮喘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若家族中有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患者,患病风险可能增加。
2.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肺部听诊,了解肺部呼吸音情况,可能会听到哮鸣音等异常呼吸音。同时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如呼吸频率、心率等,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状态。
二、肺功能检查
1.通气功能检测
支气管舒张试验:用于测定气道的可逆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如FE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较用药前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提示存在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有助于诊断过敏性哮喘。不同年龄的患者肺功能指标正常参考值不同,需要根据儿童或成人的标准进行判断。
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测定气道的反应性。通过吸入组胺、乙酰甲胆碱等激发剂,观察患者气道反应性。如果激发试验阳性,提示气道存在高反应性,对诊断过敏性哮喘有重要意义。但该试验有一定风险,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进行,尤其是儿童和有基础心肺疾病的患者。
2.呼气峰流速(PEF)变异率测定:监测日内PEF变异率,若昼夜PEF变异率≥20%,提示气道通气功能具有可逆性变化,支持过敏性哮喘的诊断。患者可自行使用峰流速仪监测PEF,方便快捷,但需要正确操作并坚持监测一定时间。
三、过敏原检测
1.体内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是常用的体内过敏原检测方法。将少量高度纯化的常见过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会在15分钟内出现皮肤红肿、风团等阳性反应。该方法操作相对简便、快速,儿童和成人均可进行,但对于高度过敏体质的患者可能存在一定风险,需谨慎操作。常见的检测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宠物皮屑、霉菌等。
斑贴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接触性过敏原,如某些化妆品、金属饰品等引起的过敏反应。将可疑过敏原贴敷于患者皮肤表面,观察一定时间后皮肤的反应情况。
2.体外过敏原检测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水平来判断患者是否对某种过敏原过敏。例如,检测血清中对尘螨、花粉等的特异性IgE,若特异性IgE水平升高,提示患者对相应过敏原过敏,有助于过敏性哮喘的病因诊断。这种检测方法相对安全,不需要患者皮肤接触过敏原,尤其适用于皮肤点刺试验可能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
四、胸部X线或CT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在哮喘发作时,胸部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或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通气状态。缓解期胸部X线大多正常。胸部X线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尽量选择合适的拍摄参数。
2.胸部CT检查:一般不作为过敏性哮喘的常规检查,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怀疑有气道异物、肺部其他病变等时会进行胸部CT检查。胸部CT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结构,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病例有助于鉴别诊断。例如,对于有长期咳嗽、喘息症状经常规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胸部CT可能发现一些细微的肺部病变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