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手术后有短期和长期影响,短期有疼痛不适、出血风险、吞咽进食影响;长期对免疫、呼吸、发声功能有影响,儿童和成人患者术后恢复有不同差异需分别注意相关方面。
一、术后短期影响
(一)疼痛与不适
术后咽喉部位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这是因为手术创口的存在,一般在术后1-2天较为明显。对于儿童患者,可能因年龄小表达不清而表现出烦躁、拒食等情况,这是由于手术操作破坏了局部组织,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的。成人患者也会感到吞咽时疼痛加剧,影响进食。
可能出现咽部异物感,这是由于手术创面的存在以及局部组织的修复过程,患者会感觉咽部有东西存在,这种感觉通常会在数周内逐渐减轻。
(二)出血风险
术后24小时内是出血的高发期,少量出血较为常见,表现为口吐鲜血或唾液中带血。这是因为手术创口在吞咽等动作时受到刺激,血管可能少量渗血。如果出血量较多,可能会出现鲜血从口腔涌出、呕血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可能不太配合,家长需密切观察其口腔情况及生命体征。
(三)吞咽与进食影响
术后短期内吞咽会受到明显影响,患者不敢吞咽或吞咽困难,从而影响进食。一般需要进食冷流质饮食,如冷牛奶、冷豆浆等,以减轻对创口的刺激。儿童患者可能因无法正常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需要家长精心准备合适的冷流质食物来保证基本营养需求。成人患者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调整饮食,从冷流质过渡到半流质、软食等。
二、术后长期影响
(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扁桃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在儿童时期尤其重要。一般认为,扁桃体切除后短期内可能会对局部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儿童阶段,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有研究表明,扁桃体切除后,上呼吸道的局部免疫防御功能在短期内可能会有轻度下降,但这种影响通常是暂时的,随着时间推移,其他免疫器官会逐渐代偿。不过对于有严重扁桃体肥大且频繁感染已影响呼吸等更严重情况的儿童,切除扁桃体带来的益处可能大于短期免疫功能波动的影响。而成人扁桃体的免疫功能相对儿童已不那么关键,切除后对整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
(二)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对于因扁桃体肥大导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切除扁桃体后,呼吸道通畅度明显改善,睡眠质量会提高,白天嗜睡等症状会得到缓解。但如果术后恢复不佳,出现局部粘连等情况,可能又会影响呼吸。儿童患者如果扁桃体肥大严重影响呼吸,长期张口呼吸可能会导致颌面发育异常,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等,影响外貌和口腔功能发育。
(三)对发声功能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扁桃体切除对发声功能影响不大,但如果手术操作涉及到喉部附近组织或术后出现感染等情况,可能会对发声有一定影响。例如术后喉部水肿可能会导致声音嘶哑,这种情况在及时治疗后多可恢复。儿童患者如果术后发声出现异常,家长需引起重视,及时带患儿就医检查。
三、不同人群的差异影响
(一)儿童患者
儿童扁桃体肥大手术切除后,除了上述提到的免疫功能短期波动、呼吸功能及颌面发育影响外,在术后恢复过程中还需特别注意防止感染,因为儿童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要保证儿童充足的休息,饮食上严格遵循医生建议的流质、半流质等过渡饮食,密切观察儿童的体温、精神状态及伤口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同时,家长要关注儿童术后的心理状态,可能因手术不适等出现心理应激反应,需要给予心理安抚。
(二)成人患者
成人扁桃体肥大手术切除后,恢复相对儿童可能会快一些,但也需要注意术后的康复。成人在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嗓,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如果成人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需要更加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术后恢复,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