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病因与接触传染、环境等有关,表现分多型且易反复;湿疹病因不明,内外因致炎,表现分期且对称瘙痒易反复。手癣真菌镜检培养可发现癣菌,湿疹无真菌学异常靠综合判断。手癣据表现和真菌学易诊,需与湿疹等鉴别;湿疹据病史等诊断,需与手癣等鉴别,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各有特点。
湿疹:病因尚不明确,是内外因共同作用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内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若家族中有过敏体质者,个体患湿疹的风险可能增加;还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外部因素有接触外界物质,如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洗洁精、肥皂等)、花粉、尘螨等,这些物质可能作为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导致湿疹;另外,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干燥的空气等也可能诱发湿疹。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都可能患病,比如婴幼儿由于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更易因接触刺激性物质等引发湿疹;长期处于紧张压力状态、生活不规律的人群可能因自身免疫调节紊乱而增加湿疹发病几率。
临床表现方面
手癣:可分为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水疱鳞屑型多表现为在手掌或手指侧缘出现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深在性水疱,水疱干涸后脱屑,伴有瘙痒;角化过度型主要表现为手掌皮肤增厚、粗糙、脱屑、干燥,冬季易发生皲裂、疼痛;浸渍糜烂型常见于指间,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露出潮红糜烂面,常伴有裂隙,有明显瘙痒感,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在不同年龄、性别中均可发生,一般男性从事手工劳动较多,接触外界物质机会多,可能相对更易出现手癣相关表现,而女性若有频繁接触化学洗剂等情况也易患病。
湿疹:急性期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严重时可出现渗出;亚急性期表现为红肿和渗出减轻,有小丘疹、鳞屑和结痂;慢性期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常有色素沉着。湿疹的皮疹多对称分布,瘙痒剧烈,病情容易反复,不同年龄阶段表现略有差异,婴幼儿湿疹好发于头面部,可蔓延至颈部、四肢等部位;成年人湿疹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与接触的环境、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女性在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时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湿疹可能会加重,而男性若长期接触工业化学品等也可能因外部刺激诱发湿疹。
实验室检查方面
手癣:真菌镜检或培养可发现皮肤癣菌。取病变部位的鳞屑、水疱液等进行真菌镜检,可见菌丝或孢子;真菌培养能明确致病菌种类,有助于针对性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标本采集操作基本相同,但婴幼儿皮肤较娇嫩,采集标本时需更加轻柔。
湿疹:一般没有真菌学的异常,主要通过病史、临床表现等综合判断。实验室检查可能会有一些辅助性指标,如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但这并非特异性指标,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基本流程一致,但婴幼儿血常规检查时需注意采血的量和操作规范以保证结果准确。
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
手癣: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真菌学检查不难诊断。需要与湿疹、掌跖脓疱病等鉴别。与湿疹鉴别时,手癣多单侧发病,有真菌学依据,而湿疹多双侧对称分布,真菌学检查阴性;与掌跖脓疱病鉴别时,掌跖脓疱病主要表现为手掌和足底反复出现脓疱,与真菌感染无关,真菌学检查阴性。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诊断时需综合考虑各自的特点,比如婴幼儿手癣需与婴儿湿疹等鉴别,要仔细观察皮疹分布、形态及进行真菌学检查等。
湿疹:主要根据病史、皮疹特点、病程等进行诊断。需要与手癣、接触性皮炎等鉴别。与手癣鉴别时,湿疹无真菌感染依据,而手癣有;与接触性皮炎鉴别时,接触性皮炎有明确的接触史,皮疹局限于接触部位,去除接触物后病情易好转,而湿疹病因相对复杂,多无明确的短暂接触史。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鉴别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生理、生活等差异,例如老年患者湿疹与手癣鉴别时,要注意其皮肤老化等因素对临床表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