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流感疫苗后常见局部反应有疼痛、红肿,全身反应有发热、乏力、头痛;儿童接种后局部反应更敏感、全身发热需密切观体温,要在场所观察并保持接种部位清洁;老年人局部反应消退稍慢、全身发热需谨慎处理,要适当休息、关注身体状况;过敏体质人群局部反应更明显、全身过敏风险高,接种前要如实告知过敏史,接种后要长时间观察,既往明确对疫苗成分过敏禁忌接种。
疼痛: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轻微疼痛,一般在接种后数小时至1-2天内较为明显,多数人可在1-3天内自行缓解,这是因为疫苗接种刺激了局部的神经末梢。例如,多项临床研究观察到,约有20%-30%的受种者会出现接种部位轻度疼痛的情况。
红肿:接种部位可能会有轻度红肿,红肿范围一般较小,直径多在2.5cm以内,通常在接种后1-2天出现,3-7天内逐渐消退。这是由于疫苗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扩张、液体渗出等。
全身反应
发热:部分受种者可能出现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7.1-38.5℃之间,少数人可能出现中度发热,体温在38.6-39℃。发热通常在接种后1-2天出现,持续1-2天可自行消退。研究显示,约10%-20%的受种者会出现低热情况。
乏力:接种后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这种乏力感一般较轻,不影响正常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多数人在1-2天内可恢复。这可能是机体对疫苗产生免疫反应后的一种全身表现。
头痛:少数受种者可能出现头痛症状,头痛程度一般较轻,多为轻度头痛,可在1-2天内缓解。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疫苗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的头部血管轻度扩张等有关。
特殊人群的反应及注意事项
儿童
局部反应: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后局部反应与成人类似,但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可能对疼痛等局部反应的感受相对更敏感。例如,部分儿童接种后可能会因局部疼痛而出现哭闹等表现,但一般程度较轻,多数可自行缓解。
全身反应:儿童发热的发生率可能与成人相近,但由于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所以在发热时需要更加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果儿童出现高热(体温≥38.5℃),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适当的退热措施,如使用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同时要注意让儿童多休息、多饮水。
注意事项:儿童接种后要在接种场所观察30分钟左右,以便及时发现严重过敏等异常反应。家长要注意保持儿童接种部位的清洁,避免儿童搔抓接种部位,防止发生感染。
老年人
局部反应: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后的局部疼痛、红肿等反应与其他人群类似,但老年人机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弱,局部反应消退的时间可能会稍有延长,一般也在可耐受范围内。
全身反应:老年人发热的情况相对成人可能发生率略低,但一旦出现发热等全身反应,由于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所以需要更加谨慎处理。如果老年人出现发热,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同时要关注基础疾病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老年人接种后要适当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要密切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持续不适或症状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过敏体质人群
局部反应:过敏体质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后,局部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红肿、疼痛等反应,且红肿范围可能相对较大,疼痛程度可能更重,恢复时间也可能较长。
全身反应:过敏体质人群发生全身过敏反应的风险相对较高,可能出现发热、皮疹、呼吸困难等严重全身反应。一旦出现皮疹,可能表现为全身散在或密集的皮疹,伴有瘙痒;呼吸困难则表现为呼吸急促、喘息等。
注意事项:过敏体质人群在接种流感疫苗前,应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包括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情况。接种后要在接种场所观察较长时间,如30分钟以上,以便及时发现严重过敏反应。如果既往明确对流感疫苗成分过敏,则禁忌接种流感疫苗;如果是对其他物质过敏,需要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接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