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具有多种特征,症状表现有喘息、咳嗽、胸闷;气道炎症有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肺功能有通气功能改变和呼气峰流速变异率大的特点;还存在早期可逆晚期不可逆的气道重塑特征。
喘息:是支气管哮喘较为典型的症状,多为发作性,患者可感到呼吸时气道有喘鸣音,这是由于气道平滑肌收缩、气道狭窄,气流通过受限产生。儿童患者喘息症状可能在活动后加重,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剧的情况较为常见,这与儿童的生物钟以及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等因素有关。成年患者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且喘息程度轻重不一,严重时患者不能平卧,需端坐呼吸以缓解呼吸困难。
咳嗽:也是常见症状,可为刺激性干咳,也可伴有少量痰液。部分患者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可能因呼吸道感染等诱因引发咳嗽,且持续时间较长;成年患者咳嗽可能在接触刺激性气味、冷空气等后诱发或加重。
胸闷:患者会感觉胸部有压迫感,呼吸不畅。对于有基础疾病或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影响更明显,比如长期吸烟的哮喘患者,本身呼吸道功能已受影响,胸闷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程度相对较重;老年哮喘患者由于肺功能本身有一定减退,胸闷时的活动耐力下降更为显著。
气道炎症特征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气道存在持续的炎症反应,主要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嗜酸性粒细胞在气道炎症中起重要作用,其浸润会导致气道黏膜水肿、分泌增多。研究表明,哮喘患者气道活检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这一炎症过程是持续存在的,即使患者没有明显的喘息、咳嗽等症状时,气道炎症依然可能存在,儿童哮喘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气道炎症的持续状态可能对其气道结构和功能发育产生更深远影响,比如可能导致气道重塑等不良后果。
气道高反应性: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呈现高度敏感状态,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反应的刺激,如冷空气、花粉、某些化学物质等,在哮喘患者气道可引起过度收缩反应。例如,给哮喘患者吸入低浓度的组胺或乙酰甲胆碱,就可引发明显的气道痉挛,导致通气功能下降。不同年龄人群气道高反应性程度可能不同,儿童气道高反应性往往相对更明显,且随着年龄增长可能有一定变化趋势,但总体来说,气道高反应性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之一,它与气道炎症密切相关,炎症状态会使气道对刺激的敏感性增加。
肺功能特征
通气功能改变:发作时由于气道狭窄、气流受限,表现为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FEV占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FVC)降低。儿童在进行肺功能检查时,需要患儿较好的配合,对于不合作的儿童可能需要采用其他评估方法,但一般来说,哮喘发作时肺功能指标会出现上述改变。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可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哮喘患者,肺功能可能逐渐下降,老年哮喘患者由于本身肺功能有一定衰退基础,肺功能下降可能更为明显,且更容易出现不可逆的肺功能损害。
呼气峰流速(PEF)变异率:哮喘患者PEF变异率较大,昼夜PEF变异率超过20%是哮喘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监测PEF可帮助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昼夜变化情况,儿童患者由于活动量较大,PEF的变异可能更能反映其气道功能的不稳定状态,家长可以在家中使用峰流速仪监测患儿PEF,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气道重塑特征
早期可逆与晚期不可逆:在哮喘的早期阶段,气道重塑可能是可逆的,通过控制炎症等治疗措施,气道结构可能恢复。但长期反复发作的哮喘患者,会逐渐出现不可逆的气道重塑,表现为气道平滑肌增生肥厚、基底膜增厚、气道上皮下纤维化等。儿童哮喘患者如果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气道重塑可能更早出现且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儿童气道仍在发育中,持续的炎症和重塑会干扰气道正常的生长模式,导致气道结构和功能的永久性损害,影响其未来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