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过敏是机体对无危害物质过度反应致炎症性皮肤病,内因是过敏体质,外因有接触过敏原等,症状有红斑、丘疹等;皮肤缺水是皮肤缺乏水分致干燥等,外在和内在因素可致。皮肤过敏靠病史等诊断,用避免过敏原、药物等处理,预防要避过敏原等;皮肤缺水靠临床表现等诊断,用保湿等处理,预防要保湿度等。
一、定义与成因
皮肤过敏
定义:皮肤过敏是一种机体的变态反应,是人体免疫系统对一些对机体无危害性的物质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过度反应引发的炎症性皮肤病。
成因:内因主要是患者本身具有过敏体质,这与遗传等因素有关;外因则包括接触过敏原(如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吸入花粉等)、食用过敏食物、感染等。例如,过敏体质人群接触到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引发面部皮肤过敏,表现为红斑、瘙痒等。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皮肤过敏,儿童可能因接触新的玩具材质等过敏,老年人可能因皮肤屏障功能下降更容易接触过敏原而过敏;性别差异相对不明显,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接触过敏原的概率不同,如经常外出活动的人接触花粉等过敏原的机会更多。
皮肤缺水
定义:皮肤缺水是指皮肤缺乏水分,导致皮肤干燥、粗糙等状态。
成因:外在因素包括环境干燥(如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长时间风吹日晒、过度清洁皮肤等;内在因素与身体缺水、皮肤屏障功能正常情况下水分流失等有关。任何年龄、性别人群都可能出现皮肤缺水,例如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的人,皮肤更容易缺水;生活方式中不爱喝水的人身体整体缺水,皮肤也会相应缺水。
二、症状表现
皮肤过敏
皮肤表现多样,常见的有红斑,可表现为局部或广泛的红色斑片;丘疹,即皮肤表面出现的小的隆起性病变;瘙痒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程度轻重不一,有的患者瘙痒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出现肿胀,如眼睑肿胀、面部肿胀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水疱、渗出等表现。不同部位皮肤过敏症状略有差异,如面部皮肤过敏可能出现面部紧绷、红斑等,手部皮肤过敏可能出现手部红斑、脱屑等。
皮肤缺水
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触摸时感觉粗糙,像砂纸一样;皮肤可能出现细纹,尤其是在额头、眼周等部位;皮肤光泽度下降,变得暗淡无光;部分人可能出现脱皮现象,但一般没有红斑、瘙痒等过敏相关表现。
三、诊断与鉴别
皮肤过敏
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接触过敏原情况、发病经过等;体格检查观察皮肤病变形态等;有时可能需要进行过敏原检测如斑贴试验等明确过敏原。例如,患者有明确接触某种化妆品史后出现面部红斑、瘙痒等表现,结合病史可初步诊断为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属于皮肤过敏的一种类型);斑贴试验可用于检测接触性过敏原。不同年龄人群在诊断时需注意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检查时要更加轻柔,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影响诊断。
皮肤缺水
主要根据皮肤干燥等临床表现结合皮肤水分含量检测等手段辅助诊断。皮肤水分含量检测可以定量评估皮肤的缺水程度,如果检测显示皮肤水分含量低于正常范围,则提示皮肤缺水。
四、处理与预防
皮肤过敏
处理:首先要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可以使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缓解症状,如抗组胺药物,但儿童使用抗组胺药物需谨慎,应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剂量;局部治疗根据皮肤表现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如红斑、丘疹无渗出时可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有渗出时需用硼酸溶液等湿敷。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皮肤过敏,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咨询医生选择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预防:了解自己过敏体质,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注意生活环境清洁卫生,减少尘螨等过敏原接触;合理饮食,避免食用已知过敏食物等。
皮肤缺水
处理:补充皮肤水分,可使用保湿护肤品,如含有甘油、透明质酸等成分的护肤品;注意补充身体水分,多喝水;改善生活环境湿度,可使用加湿器等。
预防:保持室内合适湿度;避免过度清洁皮肤,选择温和洁面产品;注意防晒,减少紫外线对皮肤水分的流失;合理安排生活作息,保证身体水分代谢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