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精神发育迟滞可从智力、语言、运动、社会适应等多方面体现症状,智力发育有认知功能缺陷、记忆力障碍;语言发育有表达延迟、理解困难;运动发育有大运动、精细运动落后;社会适应有生活自理差、社交能力不足,发现儿童有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诊断,家长要关注儿童发育并给予关爱支持及遵循安全护理原则。
一、智力发育落后方面
1.认知功能缺陷
在婴幼儿期就可表现出明显差异,比如正常婴儿3个月左右能注视人脸,6个月左右能认出熟人和陌生人,而精神发育迟滞的婴儿可能在相应月龄不能达到这些认知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在学习能力上体现更为突出,在学校中学习新的知识、理解抽象概念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例如在数学运算中,正常儿童能较快掌握简单的加减运算规则并应用,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可能长期停留在非常基础的数字认知阶段,难以理解较复杂的运算逻辑。
2.记忆力障碍
短期记忆力和长期记忆力均可能受到影响。短期记忆方面,正常儿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记住新接触的简单信息,如刚学过的简短儿歌的部分内容,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可能很快就遗忘这些信息。长期记忆方面,在对以往经历的事件、知识的存储和提取上也存在问题,例如对于已经学习过一段时间的生活常识,如如何安全过马路等,难以准确回忆和正确应用。
二、语言发育迟缓方面
1.语言表达延迟
开始说话的时间晚于正常儿童,正常儿童1岁左右开始说出简单的有意义词汇,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可能2-3岁甚至更晚才开始说话,而且说出的词汇量少,语句简单,往往只能表达非常基础的需求,如“吃饭”“喝水”等,难以进行复杂的语句表达,像描述一件简单的事情经过等。
2.语言理解困难
对他人的语言指令、日常交流中的话语理解存在障碍。例如,当家长要求“把玩具放到盒子里”,正常儿童能够准确理解指令并付诸行动,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可能无法正确理解指令含义,不能完成相应动作。在听故事等语言交流场景中,难以理解故事的情节、人物关系等内容。
三、运动发育迟缓方面
1.大运动发育落后
抬头、坐、爬、站、走等大运动发育milestones明显晚于正常儿童。正常婴儿2-3个月会抬头,4-7个月会坐,8-10个月会爬,1岁左右会独站、扶走,1岁半左右会独走等,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可能在这些阶段明显落后,比如到了8个月还不能很好地抬头,1岁半还不能独站等。在运动协调能力上也较差,例如在走路时容易摔倒,跑步时姿势不协调等。
2.精细运动发育迟缓
手指的精细动作发展缓慢,正常儿童9-10个月开始用拇指和食指拾物,1岁半左右会叠积木等,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可能在相应月龄不能完成这些精细动作,如2岁左右还不能很好地用拇指和食指准确拾物,3岁左右还不能较好地叠积木等,在使用剪刀、握笔写字等更复杂精细动作上落后更为明显。
四、社会适应能力缺陷方面
1.生活自理能力差
在日常生活中,穿衣、洗漱、进食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缓慢。正常儿童1-2岁开始学习自己穿衣、用勺子吃饭等,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可能到了3-4岁甚至更晚还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些活动,例如穿衣时不能正确区分衣服的前后、上下,进食时容易把食物洒得到处都是等。
2.社交能力不足
与他人的社交互动存在问题,难以建立正常的同伴关系。在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不能很好地参与集体活动,不懂得与同伴分享玩具、合作游戏等,表现出孤僻、不合群等特点,对他人的社交信号如微笑、招手等缺乏正常的回应。
小儿精神发育迟滞的症状在不同个体间可能存在差异,而且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一旦发现儿童存在上述部分或全部症状,应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评估和诊断,以便早期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对于家长来说,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儿童尽可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在照顾儿童过程中注重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