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急性肠胃炎饮食需分阶段调整,急性期先短暂禁食再逐步给清淡易消化流质、半流质食物,缓解期选易消化主食和优质蛋白质来源,要避免油腻、刺激性、生冷食物,婴儿和较大儿童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急性期饮食调整
1.最初阶段
孩子急性肠胃炎发作初期,胃肠道功能较弱,可先短暂禁食,一般2-4小时,让胃肠道得到休息。之后可少量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稀米汤,米汤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能补充能量,且相对容易消化,对胃肠道刺激小。
对于婴儿,若因急性肠胃炎需调整饮食,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但喂养频率可适当增加,每次喂养时间适当缩短,因为母乳容易消化吸收;人工喂养的婴儿可将奶稀释,比如用1份奶加1-2份水稀释后喂养,待情况好转后再逐渐恢复正常奶量。
2.逐渐过渡阶段
当孩子情况有所改善,可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粥等。小米粥富含碳水化合物,且小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山药也易于消化,能保护胃肠道黏膜。一般急性肠胃炎发病1-2天后可开始尝试半流质食物。
较大儿童在半流质食物基础上,还可添加少量蔬菜泥,如胡萝卜泥、南瓜泥等,蔬菜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补充孩子身体所需营养,但要注意蔬菜泥要细腻,避免纤维粗硬刺激胃肠道。
二、缓解期饮食选择
1.易消化的主食
米饭是常见主食,煮得软烂的白米饭适合孩子急性肠胃炎缓解期食用,米饭能提供碳水化合物,为孩子补充能量。同时,可搭配一些清淡的汤,如白菜汤,白菜汤清淡且含有一定水分和少量维生素,能辅助补充营养。
面条也是不错的选择,可煮得软烂些,如龙须面,煮好后可加入少量青菜末,既增加口感,又能补充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2.优质蛋白质来源
可选择鸡蛋羹,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且鸡蛋羹质地柔软,容易消化吸收,适合急性肠胃炎缓解期孩子补充蛋白质。但要注意,刚开始添加鸡蛋羹时量不宜过多,观察孩子胃肠道反应。
豆腐也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可做成豆腐脑或软嫩的豆腐菜肴,如清蒸豆腐,豆腐富含植物蛋白,易于消化,不会给胃肠道造成过重负担。
三、需避免的食物
1.油腻食物
像油炸食品,如炸鸡、炸薯条等,油腻食物难以消化,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孩子急性肠胃炎期间食用后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使腹痛、腹泻等症状加重。
高脂肪的肉类,如肥肉,肥肉中的脂肪含量高,急性肠胃炎缓解期孩子食用后,胃肠道需要分泌更多消化液来消化脂肪,容易引起胃肠道不适。
2.刺激性食物
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等,辛辣成分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加重,不利于急性肠胃炎的恢复,可能使孩子腹痛、腹泻症状加剧。
过甜的食物,如奶油蛋糕、巧克力等,过甜食物在胃肠道内容易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腹胀等不适症状,尤其对于孩子急性肠胃炎期间的胃肠道功能恢复不利。
生冷食物,如冰淇淋、生鱼片等,生冷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痉挛,加重腹痛症状,同时也可能使腹泻情况加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群体
婴儿急性肠胃炎时,由于其胃肠道发育尚不完善,在饮食调整上更要谨慎。除了按照上述婴儿喂养原则进行调整外,要密切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如果婴儿出现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脱水表现,除了调整饮食,还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进行补液等治疗。
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要严格按照奶粉的冲调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奶粉过浓或过稀,过浓的奶粉会加重婴儿胃肠道消化负担,过稀则可能导致婴儿营养摄入不足。
2.较大儿童群体
较大儿童急性肠胃炎时,要注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饮食恢复过程中,要逐渐增加食物种类和量,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同时,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因为生病可能会使孩子食欲不佳,家长要耐心引导孩子进食,保证孩子营养摄入。
对于有过敏史的较大儿童,在选择食物时要特别注意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孩子对牛奶过敏,在选择蛋白质来源时就要避免牛奶及相关制品,可选择其他不过敏的蛋白质食物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