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癣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有特征性皮疹表现、慢性病程,组织病理有特定改变,需与脂溢性皮炎等鉴别;皮炎是多种内外因素致皮肤炎症反应,不同类型皮炎表现不同,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史、皮疹局限,湿疹表现多样、易复发,特应性皮炎多见于儿童且有家族过敏史,诊断鉴别各有特点,特殊人群患两者时需考虑各自特点进行治疗等。
一、定义与病因
牛皮癣(银屑病):是一种由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异常有关,遗传因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约30%患者有家族史。
皮炎:是指由各种内、外部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外部因素包括接触过敏原(如化妆品、某些植物、化学物质等)、环境因素(如干燥气候、紫外线等);内部因素可能与机体的过敏体质、内分泌失调、精神因素等有关,不同类型皮炎病因有所差异,例如接触性皮炎主要是接触特定物质后引发的超敏反应。
二、临床表现
牛皮癣
皮疹特点:典型表现为境界清楚、形状大小不一的红斑,周围有炎性红晕,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可见发亮的薄膜(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可见点状出血(Auspitz征),这是银屑病较特征性的表现。皮疹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以头皮、四肢伸侧较为常见,多呈对称性分布。
病程:慢性病程,易复发,有的病例几乎终生不愈。
皮炎
接触性皮炎:有明确的接触史,皮疹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形态与接触物有关,一般边界清楚,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去除接触物后经适当处理可好转。
湿疹:皮疹表现多样,急性期有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等,亚急性期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慢性期则皮肤肥厚、苔藓样变,瘙痒剧烈,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无明显对称性分布特点(部分亚型有对称性)。
特应性皮炎:多见于儿童,常有家族过敏史,患者本人或家族成员易患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皮疹好发于面部、颈部、四肢屈侧等部位,婴儿期表现为面部、头皮的红斑、丘疹、渗出,儿童和成人期皮肤干燥、粗糙、肥厚、苔藓样变,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三、组织病理学差异
牛皮癣: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角质层内有Munro微脓肿,颗粒层变薄或消失,棘层增厚,表皮突向下延伸,呈杵状,真皮乳头水肿向上延伸,毛细血管扩张,周围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等。
皮炎:接触性皮炎急性期表现为表皮海绵形成,真皮浅层血管扩张、红细胞外渗,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湿疹的组织病理变化与接触性皮炎类似,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特应性皮炎表皮有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牛皮癣:主要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皮疹特点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需与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等疾病鉴别。脂溢性皮炎皮疹边界不清,鳞屑油腻,常伴有脱发,毛发稀疏变细;玫瑰糠疹皮疹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常有母斑等特点。
皮炎:接触性皮炎依据接触史及典型皮疹表现不难诊断,需与急性湿疹鉴别,接触性皮炎有明确接触史,皮疹局限于接触部位,形态相对单一;湿疹则多无明确接触史,皮疹分布更广泛,形态多样。特应性皮炎需结合家族过敏史、临床表现及皮肤点刺试验等进行诊断,需与慢性湿疹等鉴别,特应性皮炎有其自身的发病特点及家族过敏倾向等。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牛皮癣或皮炎时需更加谨慎。儿童牛皮癣的治疗需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尽量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儿童皮炎如特应性皮炎,要注意皮肤保湿,避免接触过敏原,由于儿童皮肤娇嫩,外用药物的选择需更为温和,同时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因为瘙痒等症状可能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心理。老年人患牛皮癣或皮炎时,机体免疫力下降,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