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肿大与扁桃体癌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及病程进展上存在差异。临床表现上,儿童扁桃体肿大多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双侧对称,感染时可有轻咽痛,影响呼吸;成人扁桃体肿大双侧居多症状轻,单侧需警惕。扁桃体癌多见于中老人,早期有咽部不适,后咽痛加重、吞咽困难、痰中带血、颈部单侧硬且活动差淋巴结肿大。影像学检查中,扁桃体肿大超声见体积增大、回声均匀,CT示形态规则、均匀强化;扁桃体癌超声有边界不清不均质肿块及丰富血流,CT有占位病变、边界模糊、不均匀强化及淋巴结转移,MRI呈特定信号且强化明显能显示侵犯范围。病理检查上,扁桃体肿大是炎性细胞浸润无异型性,扁桃体癌可见癌细胞及异型性等。病程进展中,扁桃体肿大儿童感染后经治可缓解,成人良性病程进展慢;扁桃体癌进展快,不治疗病情恶化。
一、临床表现差异
扁桃体肿大
儿童人群:儿童扁桃体肿大可能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因素相关,多为双侧对称性肿大,肿大程度可分为不同等级,一般无明显的疼痛,除非伴有感染时可能有轻度咽痛,肿大的扁桃体可能会影响呼吸,导致睡眠时打鼾等情况,且随着感染控制等情况有一定变化性,感染控制后肿大可能有所减轻。
成人人群:成人扁桃体肿大也可见于反复炎症刺激等情况,双侧居多时多为良性表现,一般症状相对较轻,若为单侧肿大需警惕其他情况,但总体来说其症状主要围绕扁桃体本身体积增大带来的相关影响,如咽部异物感等。
扁桃体癌
各年龄段:多见于中老年人,早期可能仅有咽部不适、异物感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咽痛,且疼痛逐渐加重,可放射至耳部,还可出现吞咽困难,这是因为肿瘤生长阻塞咽部通道,另外还可能有痰中带血、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多为单侧,质地较硬,活动度差等。
二、影像学检查差异
扁桃体肿大
超声检查:可见扁桃体体积增大,内部回声多均匀,边界清晰,通过超声可观察扁桃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一般周围组织无明显侵犯等异常表现。
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扁桃体肿大的程度,可见扁桃体体积增大,形态规则,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增强扫描时多为均匀强化,无明显异常强化灶等表现。
扁桃体癌
超声检查:可发现扁桃体部位有异常肿块回声,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到肿块内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CT检查:可见扁桃体区有占位性病变,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分界模糊,增强扫描时多为不均匀强化,可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情况,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形态不规则,内部密度不均匀等。
MRI检查:在T1加权像上多呈等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能更清晰显示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范围,如是否侵犯周围肌肉、血管等结构。
三、病理检查差异
扁桃体肿大
病理表现为扁桃体组织内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组织结构一般无明显异型性,上皮细胞等形态正常,无癌变的细胞学特征,如细胞核大小、形态、染色质分布等均无异常改变。
扁桃体癌
病理可明确诊断为癌细胞,如鳞状细胞癌时可见癌细胞呈巢状、条索状排列,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细胞核大、深染,核浆比增大,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等,不同病理类型的扁桃体癌有其相应的病理细胞学特点。
四、病程进展差异
扁桃体肿大
儿童:如果是由感染引起的扁桃体肿大,经过积极抗感染等治疗后,肿大情况多可逐渐缓解,病程相对有一定自限性特点,若能避免反复感染等诱因,肿大可能不再进一步加重甚至有所缩小。
成人:若为良性的扁桃体肿大,病程进展相对缓慢,在没有新的刺激因素下,肿大程度变化不大,但如果是由一些特殊原因引起的肿大,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导致的扁桃体肿大,可能病程会有不同表现,但总体良性病程特点明显。
扁桃体癌
病程进展相对较快,肿瘤会逐渐生长、侵犯周围组织及发生转移等,如不进行治疗,病情会不断恶化,咽痛会进行性加重,吞咽困难逐渐加重,颈部淋巴结转移会逐渐增大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