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尿潴留原因包括麻醉、疼痛、心理、体位、液体摄入与体液平衡因素,需评估排尿、全身状况、伤口及疼痛情况,可通过诱导排尿、体位调整、按摩膀胱等非药物干预,儿童和老年患者术后尿潴留有不同注意事项,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并发症等。
一、术后尿潴留的原因
(一)麻醉因素
肛周脓肿手术多采用椎管内麻醉等,麻醉药物可能会影响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从而引起尿潴留。不同年龄的患者对麻醉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可能与成人不同;而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基础的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功能减退,更容易受麻醉药物影响。
(二)疼痛因素
术后伤口疼痛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膀胱括约肌痉挛,同时患者因疼痛不敢用力排尿,也会导致尿潴留。男性患者可能因术后会阴部疼痛更明显,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对疼痛更为敏感,从而影响排尿。
(三)心理因素
部分患者对术后排尿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这种心理状态会抑制排尿反射,导致尿不出。例如一些性格较为内向、对手术过度担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不同性别在心理应对方式上可能有差异,女性相对更易表现出焦虑情绪。
(四)体位因素
术后患者不习惯在床上排尿,如平卧位时排尿感觉不如站立时顺畅,可能会影响排尿。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行动不便,对体位改变排尿不适应;长期卧床的患者也可能因体位改变导致排尿困难。
(五)液体摄入与体液平衡因素
术后患者液体摄入情况不同,如果术后液体摄入不足,尿液生成减少,可能不会出现尿潴留;但如果液体摄入正常或偏多,而患者因疼痛等原因不敢排尿,就容易导致尿潴留。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泌尿系统的生理改变,如膀胱弹性减退等,对液体平衡的调节能力下降,更易发生尿潴留。
二、评估与观察要点
(一)排尿情况观察
观察患者有无排尿欲望,是否有膀胱膨隆等表现。可以通过叩诊膀胱区判断膀胱是否充盈,正常膀胱叩诊呈鼓音,膀胱充盈时呈浊音。不同年龄患者膀胱充盈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膀胱位置相对较高,成人则在耻骨联合上方。
(二)全身状况评估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等,了解患者因尿潴留导致的身体应激反应情况。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尿潴留可能会加重其基础疾病的病情,如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等。
(三)伤口及疼痛评估
查看手术伤口情况,评估疼痛程度,疼痛评分可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等,了解疼痛对患者排尿的影响程度。不同性别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程度不同,女性可能在相同疼痛评分下更易出现排尿困难。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诱导排尿法
1.听流水声:让患者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不同年龄的患者对流水声的反应可能不同,儿童可能更容易被流水声吸引而产生排尿反射。
2.温水冲洗会阴部:用温水冲洗会阴部,刺激尿道周围神经,促进排尿。但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烫伤患者,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皮肤较为敏感。
(二)体位调整
协助患者采取适当体位,如半卧位或坐位,模拟正常排尿体位。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要确保体位调整安全,避免发生跌倒等意外。老年患者在调整体位时需要缓慢进行,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等情况。
(三)按摩膀胱
在膀胱区进行轻柔按摩,促进膀胱收缩。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加重患者不适。儿童患者按摩时更要轻柔,防止损伤膀胱组织。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肛周脓肿术后出现尿潴留时,更要注重非药物干预,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要更加耐心地采用诱导排尿法等,同时要安抚儿童情绪,减少其因紧张导致的排尿困难。要密切观察儿童的膀胱充盈情况和全身反应,避免因尿潴留时间过长导致膀胱损伤等严重后果。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术后尿潴留要特别注意预防并发症。在进行非药物干预的同时,要评估其基础疾病情况。如果非药物干预无效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时,要谨慎选择,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疾病,对药物等治疗措施的耐受性较差。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关怀,缓解其紧张情绪,同时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