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起功能障碍的评估包括病史采集(询问性生活、个人健康、药物、生活方式情况)、体格检查(一般体格检查及生殖器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性激素、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及尿液检查)和特殊检查(夜间阴茎勃起功能监测、阴茎海绵体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查、阴茎海绵体测压和造影、神经电生理检查),以明确病因是心理性还是器质性等,从而进行针对性诊治。
个人健康史:了解患者是否有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糖尿病、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垂体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帕金森病等)。因为这些疾病都可能影响阴茎的血液供应或神经功能从而导致勃起功能障碍。比如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引起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是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
药物史:询问患者是否正在服用可能引起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如抗高血压药(硝苯地平、普萘洛尔等)、抗抑郁药(舍曲林、阿米替林等)、抗精神病药等。不同药物引起勃起功能障碍的机制不同,如一些抗高血压药可能通过影响血管舒张功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生活方式:了解患者的吸烟、饮酒情况,吸烟的年限和每天的吸烟量,饮酒的频率和饮酒量。吸烟可导致血管痉挛,减少阴茎海绵体的血液供应;过量饮酒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勃起功能。另外,还要询问患者的运动情况,长期缺乏运动可能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相关。
体格检查
一般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肥胖可能与代谢综合征相关,而代谢综合征是勃起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心率异常等心血管系统情况也可能影响阴茎的血流。
生殖器检查:检查阴茎的外观,有无畸形、硬结等;触诊睾丸的大小、质地,附睾有无结节,精索静脉有无曲张等。例如,阴茎硬结症可导致阴茎勃起疼痛和弯曲,影响勃起功能;精索静脉曲张严重时可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和内分泌功能,进而影响勃起功能。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性激素水平测定:包括睾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等。睾酮水平降低可导致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等。一般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血,若睾酮水平异常,需进一步检查明确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例如,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是睾丸本身病变导致睾酮分泌减少,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是下丘脑-垂体病变影响促性腺激素分泌从而影响睾酮分泌。
血糖:检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以排除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会引起血管和神经病变,是勃起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
血脂:高血脂可导致血管粥样硬化,影响阴茎海绵体血管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勃起功能障碍。
肝肾功能:一些药物的代谢和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肝肾功能异常有关,通过检查肝肾功能可以了解患者的整体脏器功能状态。
尿液检查:检查尿常规,排除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间接影响勃起功能,同时一些泌尿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特殊检查
夜间阴茎勃起功能监测(NPT):通过监测患者睡眠状态下的阴茎勃起情况,区分勃起功能障碍是心理性还是器质性的。正常男性在睡眠过程中会有夜间勃起,一般每晚有3-6次,每次持续10-30分钟。如果NPT正常,多考虑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如果NPT异常,则提示可能存在器质性因素。
阴茎海绵体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检查阴茎海绵体动脉的血流情况,包括血流速度、血管阻力等指标。通过该检查可以评估阴茎海绵体血管的功能,判断是否存在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例如,若发现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血管阻力增大等情况,提示可能存在血管病变导致的勃起功能障碍。
阴茎海绵体测压(CCP)和阴茎海绵体造影:对于怀疑有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CCP可以直接测量阴茎海绵体内的压力,了解海绵体的顺应性和血管功能;阴茎海绵体造影则可以观察海绵体血管的形态,发现有无静脉漏等情况。但这两项检查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病因时才考虑使用。
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阴部神经体感诱发电位、阴茎背神经感觉诱发电位等,用于评估阴茎神经的功能状态,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源性勃起功能障碍。例如,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神经病变,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神经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