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可通过多种措施预防加重,包括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预防相关感染;积极治疗囊性纤维化、免疫缺陷疾病等基础疾病;避免空气污染、吸烟及二手烟等诱发因素;进行呼吸训练和气道清除技术等呼吸道管理。
一、疫苗接种预防相关感染
1.流感疫苗:对于支气管扩张患者,流感是常见的诱发加重因素。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流感病毒感染的风险,研究表明,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患流感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未接种者,尤其对于儿童支气管扩张患者,接种流感疫苗能有效减少因流感引发的病情波动。老年人支气管扩张患者更应重视流感疫苗接种,因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流感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更高。
2.肺炎球菌疫苗:肺炎球菌感染也是导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预防肺炎球菌相关的感染。对于不同年龄的支气管扩张患者,都有相应的肺炎球菌疫苗可供选择。儿童支气管扩张患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能降低肺炎球菌性肺炎的发生,从而减少对支气管扩张病情的影响;成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接种也可降低肺炎球菌感染导致病情加重的风险,尤其是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相对较弱的成年支气管扩张患者。
二、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1.囊性纤维化:对于由囊性纤维化引起的支气管扩张患者,要积极遵循针对囊性纤维化的规范治疗方案。囊性纤维化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需要进行包括气道清除、营养支持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通过规范治疗控制囊性纤维化的病情进展,从而预防支气管扩张的进一步恶化。例如,通过使用药物改善气道黏液分泌情况,配合呼吸训练等气道清除技术,维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感染机会,进而预防支气管扩张加重。
2.免疫缺陷疾病:如果支气管扩张是由免疫缺陷疾病导致,如常见的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等。对于这类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免疫缺陷类型进行相应治疗。比如补充免疫球蛋白等。通过纠正免疫缺陷状态,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频率,从而预防支气管扩张的预防。儿童免疫缺陷相关支气管扩张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不完善,更需要密切关注免疫状态,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来预防支气管扩张病情加重。
三、避免诱发因素
1.空气污染:支气管扩张患者应尽量避免暴露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例如,在雾霾天气时,减少外出活动;如果必须外出,应佩戴口罩。空气污染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会刺激呼吸道,导致呼吸道黏膜损伤,容易引发感染,进而诱发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对于长期生活在污染较严重地区的支气管扩张患者,更要注意选择空气质量好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并且加强室内空气净化,如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2.吸烟及二手烟:吸烟是支气管扩张的重要危险因素,无论是患者自身还是其周围人群都应避免吸烟。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增加感染的易感性。对于有吸烟史的支气管扩张患者,戒烟是预防病情加重的关键措施;对于非吸烟的支气管扩张患者,要避免接触二手烟,因为二手烟同样会对呼吸道造成损害。儿童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家庭中,家长应严格戒烟,并且营造无烟环境,减少对儿童呼吸道的不良影响。
四、呼吸道管理
1.呼吸训练:支气管扩张患者可以进行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可以延长呼气时间,减少气道塌陷,改善通气功能;腹式呼吸可以增加膈肌的活动度,提高肺的通气量。对于不同年龄的支气管扩张患者都可以进行呼吸训练,儿童支气管扩张患者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简单的呼吸训练,如引导儿童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可逐渐增加训练时长和强度。成年支气管扩张患者可以自行进行规范的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训练,每天坚持一定时间,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病情加重。
2.气道清除技术:对于有较多痰液的支气管扩张患者,可采用气道清除技术,如体位引流。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的体位,使痰液借助重力作用流向大气道,然后咳出。但在进行体位引流时要注意,对于年老体弱、呼吸困难明显的患者要谨慎操作,避免发生意外。儿童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体位引流时,家长要轻柔操作,并且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如呼吸、面色等情况。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气道清除的辅助设备,如振动排痰机等,但使用时要遵循设备的操作规范和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