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诊断慢性咽炎,需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鉴别诊断疾病及要点、辅助检查。病史采集要问病程时长及伴随症状;体格检查需观察咽部黏膜、淋巴滤泡、扁桃体情况;鉴别诊断要区分慢性扁桃体炎、咽部异感症、早期咽喉部肿瘤等;辅助检查有喉镜检查可观察咽部及喉部黏膜,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等辅助鉴别。
一、病史采集
1.病程时长
对于儿童慢性咽炎患者,需询问其症状持续时间,若病程超过3个月则需考虑慢性咽炎可能。成人慢性咽炎患者病程一般也多在3个月以上。不同年龄人群病程特点不同,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慢性咽炎病程相对成人可能受感染等因素影响更易迁延。
例如,儿童若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咽部不适等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要重点考虑慢性咽炎。
2.伴随症状
询问是否伴有咳嗽,咳嗽的性质是干咳还是有痰咳嗽等。成人慢性咽炎患者常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儿童慢性咽炎也可能出现咳嗽症状,需注意区分。
还需询问是否有咽部异物感、咽干、咽痒等症状。对于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人群,要询问是否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因为胃食管反流可引起反流性咽炎,这也是慢性咽炎的一个重要鉴别方面。比如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患者出现咽部不适,需考虑反流性咽炎可能。
二、体格检查
1.咽部检查
观察咽部黏膜情况,成人慢性咽炎患者咽部黏膜多表现为慢性充血,血管扩张,呈暗红色,可有少量黏稠分泌物附着。儿童慢性咽炎咽部黏膜也可能有类似表现,但儿童咽部淋巴组织相对丰富,可能会有淋巴滤泡增生等情况相对更明显的表现。
检查咽部淋巴滤泡,成人慢性咽炎患者咽后壁淋巴滤泡可增生,呈颗粒状隆起,儿童同样可能出现淋巴滤泡增生,但要注意与其他疾病引起的淋巴滤泡增生相鉴别。
查看扁桃体情况,慢性咽炎患者扁桃体可能无明显肿大,但若同时合并扁桃体炎则可能有扁桃体肿大等表现。
三、鉴别诊断疾病及要点
1.慢性扁桃体炎
鉴别要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常有反复扁桃体发炎病史,检查可见扁桃体大小不一,表面可见瘢痕,凹凸不平,隐窝口可有黄白色干酪样点状物,挤压扁桃体时,隐窝口可见栓样分泌物排出。而慢性咽炎主要是咽部黏膜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扁桃体一般无上述典型表现。
年龄因素:儿童慢性扁桃体炎相对常见,其扁桃体生理性肥大在6-7岁时最明显,若反复发炎则更易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需与儿童慢性咽炎鉴别。
2.咽部异感症
鉴别要点:咽部异感症患者自觉咽部有异物感,但咽部检查无明显异常体征。而慢性咽炎患者咽部检查有明确的黏膜充血、淋巴滤泡增生等表现。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的人群易患咽部异感症,需与慢性咽炎鉴别,慢性咽炎患者可能也与生活方式有关,如长期吸烟、饮酒、用嗓过度等,但咽部异感症更多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
3.早期咽喉部肿瘤
鉴别要点:如喉癌、下咽癌等早期可能表现为咽部不适、异物感等症状,与慢性咽炎相似。但通过喉镜检查可发现早期肿瘤的异常新生物,而慢性咽炎喉镜下主要是咽部黏膜慢性炎症表现。
病史考虑: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出现咽部不适症状时,要高度警惕早期咽喉部肿瘤,需进一步行喉镜等检查与慢性咽炎鉴别。儿童咽喉部肿瘤相对罕见,但也需考虑,如鼻咽血管纤维瘤等,可通过相关影像学检查等鉴别。
四、辅助检查
1.喉镜检查
电子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通过喉镜可清晰观察咽部及喉部黏膜情况,成人慢性咽炎患者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淋巴滤泡增生等;儿童慢性咽炎也可通过喉镜观察到类似表现,但要注意与儿童喉部其他疾病鉴别。
对于怀疑有反流性咽炎的患者,还可通过24小时食管pH监测等辅助检查,结合喉镜表现来明确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咽部炎症。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成人慢性咽炎患者血常规一般无明显异常,若合并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儿童慢性咽炎合并感染时也可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等情况,但需与其他感染性疾病鉴别。
对于怀疑有过敏因素引起的慢性咽炎,可进行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以明确是否存在过敏因素,这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例如,儿童慢性咽炎若考虑过敏因素,进行过敏原检测可帮助明确病因并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咽炎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