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涵盖多类,感染性有细菌感染致脓疱疮(儿童好发有脓疱等)、丹毒(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红肿热痛等),病毒感染有单纯疱疹分ⅠⅡ型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致水痘和带状疱疹,真菌感染有体癣(环形红斑等)、甲真菌病(甲板变色等);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有接触性皮炎(接触外物致接触部位炎症)、湿疹(内外因素致多形皮疹有渗出瘙痒)、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如天疱疮(有松弛水疱等);物理性有日光性皮炎(过度紫外线致暴露部位红斑等)、鸡眼(足部压迫摩擦致角质增生疼痛);皮肤附属器有痤疮(与雄激素等致青少年多形皮疹)、脂溢性皮炎(好发皮脂腺丰富部位有红斑油腻鳞屑等);色素障碍性有白癜风(后天色素脱失斑边界清)、黄褐斑(多见于女性因内分泌等致颜面部对称黄褐色斑);皮肤肿瘤良性有色素痣(有先天性后天性等),恶性有基底细胞癌(好发头面部生长慢)、鳞状细胞癌(可由角化病发展好发头皮等有溃疡菜花状等易转移)。
一、感染性皮肤性病
1.细菌感染相关: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起,好发于儿童,多通过直接接触传播,表现为皮肤出现脓疱、破溃、结痂等;丹毒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常有发热、局部红肿热痛等表现。
2.病毒感染相关: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常引起口周等部位的复发性疱疹,Ⅱ型多引起生殖器疱疹,通过密切接触或性接触传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引起水痘(儿童常见,表现为全身斑疹、丘疹、水疱等)和带状疱疹(成人及老年人多见,沿神经分布的群集水疱伴神经痛)。
3.真菌感染相关:体癣由皮肤癣菌感染皮肤角质层等部位所致,表现为环形或多环形红斑、丘疹、鳞屑等,常具传染性;甲真菌病是皮肤癣菌等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引起的疾病,可导致甲板变色、增厚、变形等。
二、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皮肤性病
1.接触性皮炎: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常见致敏物质有化妆品、金属饰品、植物等,表现为接触部位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等,有瘙痒或灼痛。
2.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内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内分泌失调等,外部因素如食物(鱼虾、蛋类等)、花粉、尘螨等,表现为多形性皮疹,有渗出倾向,瘙痒剧烈。
3.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如天疱疮,是一组自身免疫性表皮内大疱性皮肤病,患者体内存在针对角质形成细胞间物质的自身抗体,表现为皮肤或黏膜出现松弛性水疱、大疱,易破溃糜烂。
三、物理性皮肤性病
1.日光性皮炎:因皮肤接受过度紫外线照射引起,表现为暴露部位红斑、水肿、水疱等,有灼热或刺痛感,长期反复日晒还可能增加皮肤癌风险。
2.鸡眼:由于足部皮肤长期受压迫和摩擦引起的角质增生性损害,好发于足底、趾间等部位,表现为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行走时可引起疼痛。
四、皮肤附属器疾病
1.痤疮: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与雄激素水平升高、皮脂腺分泌增加、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等因素相关,好发于青少年,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形性皮疹。
2.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如头面、胸背等,与皮脂腺分泌亢进、马拉色菌定植、遗传、神经调节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油腻性鳞屑或痂皮,伴不同程度瘙痒。
五、色素障碍性皮肤性病
1.白癜风: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发病机制与遗传、自身免疫、氧化应激、黑素细胞自身破坏等多种因素有关,表现为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色素脱失斑,边界清楚,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
2.黄褐斑:多见于女性,与内分泌(如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变化)、紫外线照射、遗传、化妆品使用、慢性疾病等因素相关,表现为颜面部对称性的黄褐色色素沉着斑。
六、皮肤肿瘤
1.良性肿瘤:色素痣是由痣细胞组成的良性新生物,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大小、颜色、形状各异,一般无需治疗,但若出现恶变倾向需及时处理。
2.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好发于头面部等曝光部位,起源于基底细胞或毛囊外根鞘细胞,生长缓慢,很少转移,表现为局部结节、溃疡等;鳞状细胞癌可由角化性皮肤病发展而来,好发于头皮、面部、手背等,可有溃疡、菜花状肿物等表现,易发生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