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的发生与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局部因素包括急性咽炎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刺激、烟酒过度、职业因素;全身因素有贫血、消化不良、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低下;环境因素涉及气候季节变化、空气污染,这些因素分别通过不同方式导致咽部黏膜受损、抵抗力下降等进而引发慢性咽炎。
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刺激:如慢性鼻窦炎、鼻咽部炎症等。鼻腔、鼻咽部的炎性分泌物经后鼻孔流入咽部,长期刺激咽部黏膜,引发慢性炎症。对于患有慢性鼻窦炎的儿童,鼻窦内分泌物持续刺激咽部,是儿童慢性咽炎的常见诱因之一;成年人若患有慢性鼻咽部炎症,也会因炎性分泌物的刺激导致慢性咽炎迁延不愈。
烟酒过度:长期大量吸烟、饮酒会直接刺激咽部黏膜,破坏咽部的正常生理环境。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会损伤咽部的纤毛运动和黏膜上皮的防御功能;过度饮酒会使咽部黏膜经常处于充血状态,降低局部抵抗力,从而易引发慢性咽炎。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长期烟酒过度都显著增加慢性咽炎的发病几率。
职业因素:长期接触粉尘、化学气体等职业人群,如教师、歌手、化工工人等,咽部黏膜长期受到刺激,易患慢性咽炎。教师由于长时间用嗓,同时处于粉尘较多的教学环境中,咽部黏膜更容易受损;歌手频繁用嗓且可能接触舞台烟雾等刺激性物质,咽部黏膜长期受刺激;化工工人接触化学气体,直接损伤咽部黏膜,这些职业人群都需要特别注意咽部的防护。
全身因素
贫血:贫血患者全身血氧含量降低,咽部黏膜也会缺氧,导致抵抗力下降,易引发慢性咽炎。例如,缺铁性贫血的患者,由于血红蛋白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咽部黏膜长期处于缺氧状态,防御功能减弱,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发生慢性炎症。各种年龄段的贫血患者都可能因贫血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生,儿童可能因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缺铁性贫血进而引发慢性咽炎,成年人则可能因慢性疾病等引起贫血而患病。
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胃食管反流等可导致胃酸及胃内容物反流至咽部,长期刺激咽部黏膜,引起慢性炎症。儿童若存在喂养不当、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等情况,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进而刺激咽部;成年人长期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因素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发胃食管反流,刺激咽部黏膜,长期如此可发展为慢性咽炎。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可导致咽部血液循环障碍,使咽部黏膜抵抗力下降,引发慢性咽炎。老年人由于血管退行性变,更容易出现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情况,从而增加慢性咽炎的发病风险;而一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年人,也可能因血液循环问题导致咽部黏膜防御功能降低,引发慢性咽炎。
内分泌紊乱:如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可出现咽部异物感等类似慢性咽炎的症状。更年期女性由于内分泌的变化,身体各系统功能可能出现紊乱,咽部黏膜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慢性咽炎的相关症状;男性在一些内分泌疾病影响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也可能出现内分泌紊乱相关的咽部不适,进而引发慢性咽炎。
免疫功能低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咽部抵抗力降低,易反复发生炎症。例如,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免疫系统处于异常状态,咽部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的影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咽部黏膜容易发生慢性炎症。儿童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更容易出现免疫功能低下相关的咽部炎症问题,而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衰退,也易因免疫功能低下引发慢性咽炎。
环境因素
气候、季节变化:寒冷、干燥的气候可使咽部黏膜血管收缩,局部抵抗力下降,干燥的空气还会使咽部黏膜腺体分泌减少,防御功能减弱,从而容易引发慢性咽炎。在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很多人会出现咽部不适的症状;而寒冷的冬季,咽部黏膜受冷空气刺激,也易导致慢性咽炎的发作或加重。
空气污染:长期处于雾霾、工业废气等污染环境中,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化学物质等会直接刺激咽部黏膜,损伤黏膜上皮和纤毛系统,引发慢性咽炎。生活在重工业城市或交通繁忙地区的人群,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患慢性咽炎的几率明显高于环境良好地区的人群;儿童由于呼吸频率相对较快,单位时间内吸入污染物的量相对较多,受空气污染的影响更大,更容易因空气污染引发慢性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