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会引起发热吗

来源:民福康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引起发热,约70%~90%患者会出现,多为低热至中度发热(37.3℃~39℃),少数高热(>39℃),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的防御机制,适度发热有正向作用,但体温>39℃或持续>3天需警惕并发症风险。特殊人群中,3月龄以下婴儿发热需立即就医,3~36月龄儿童发热超24小时未缓解或伴相关症状需及时就诊,老年患者发热可能掩盖原有症状,妊娠早期发热可能增加胎儿神经管缺陷风险。发热干预时,低热(<38.5℃)建议非药物干预,体温>38.5℃或伴明显头痛、肌肉酸痛时考虑药物干预,同时要注意相关禁忌与预警。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否会引起发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确实可能引起发热,且发热是该疾病最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根据《中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治指南(2023版)》及多项临床研究,约70%~90%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会出现发热,其机制与病毒或细菌入侵后,机体免疫系统释放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关。发热的严重程度与病原体类型、感染部位及患者免疫状态相关,例如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发热通常更剧烈,而普通鼻病毒引起的感染发热可能较轻。

二、发热的典型特征与病理机制

1.体温变化特点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多为低热至中度发热(37.3℃~39℃),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39℃)。发热通常呈急性起病,病程持续3~5天,部分患者可能因继发细菌感染或免疫反应过强导致发热延长。研究显示,儿童患者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热持续时间可能较成人延长1~2天。

2.病理生理机制

病原体入侵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释放趋化因子,吸引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免疫细胞聚集,释放大量炎症介质。这些介质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导致产热增加(如骨骼肌震颤)、散热减少(如皮肤血管收缩),最终引起体温升高。

三、发热的临床意义与风险评估

1.正向作用

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的防御机制。适度发热(<38.5℃)可增强免疫细胞活性,促进抗体生成,抑制病原体繁殖。例如,37.5℃~38℃的体温可使干扰素合成增加3~5倍,显著提高抗病毒能力。

2.风险信号

当体温>39℃或持续>3天时,需警惕并发症风险。高热可能导致儿童热性惊厥(发生率约3%~5%),成人则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此外,老年患者因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可能表现为低热或无热,但感染严重程度更高,需结合其他症状(如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综合评估。

四、特殊人群的发热管理要点

1.儿童患者

3月龄以下婴儿发热需立即就医,因免疫系统未成熟,感染可能快速进展为肺炎、脑膜炎。3~36月龄儿童发热超过24小时未缓解,或伴嗜睡、拒食、皮疹等症状,需及时就诊。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优先于药物,避免使用酒精擦浴(可能引发皮肤过敏或中毒)。

2.老年患者

65岁以上老年人因基础疾病多(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热可能掩盖原有症状。若体温>38℃伴呼吸困难、胸痛,需立即排查肺炎或心肌炎。建议每2小时监测一次体温,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预防性退热,以防掩盖病情。

3.妊娠期女性

妊娠早期发热可能增加胎儿神经管缺陷风险(发生率升高2~3倍)。若体温>38.5℃持续>6小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相对安全),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或布洛芬(可能引发胎儿动脉导管早闭)。

五、发热的干预原则与注意事项

1.非药物干预

低热(<38.5℃)时,建议多饮水(每日1500~2000ml)、保持环境温度22℃~25℃、穿宽松棉质衣物。儿童可用退热贴(避免贴于眼部、腹部),成人可温水(32℃~35℃)擦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

2.药物干预

仅当体温>38.5℃或伴明显头痛、肌肉酸痛时考虑使用退热药。儿童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成人可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需注意:避免联合使用两种退热药;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服用退热药后仍需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3.禁忌与预警

低龄儿童(<3月龄)禁用任何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过敏者禁用含该成分的药物;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呕吐、耳鸣需立即停药(可能为瑞氏综合征前兆)。若发热伴黄痰、耳痛、皮疹等症状,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怎么治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需要联合用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清热解毒的药物,缓解嗓子疼痛带来的不适;如果病人有发热,可以给予退热治疗。此外,如果咳嗽严重或者咳脓痰,要到医院做个血常规检查,明确病原菌。
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正常造成上呼吸道发生感染的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非典病毒等。因为有些病毒毒力比较强,同时还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要采取隔离治疗的措施。此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一些抗病毒药物例如奥司他韦胶囊,加强对症支持处理。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的由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急性上呼吸道炎症。造成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多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其中流感病毒造成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称为季节性流感。多见病毒有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主要表现为病人明显的高热,体温常迅速上升
什么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俗称感冒和伤风。大部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感染,少数为细菌性感染导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各年龄均可发病。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早期,也可表现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注意鉴别。
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主要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以及疾病病因选用药物治疗,所以需要明确呼吸道感染的具体病原微生物,若是病毒感染并且是上呼吸道感染,可以积极的口服抗病毒药物,缓解症状,如果明确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并且病人的咳嗽可能症状较为严重时,可能需要到医院住院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怎么办?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数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造成,建议儿科就诊,查血常规、支原体抗体等,排除一下血细胞感染的情况,如果白细胞升高,可以使用一些抗感染治疗。明确具体感染类型,有针对性抗炎治疗,体温才可以控制。其次高热不退,可以物理降温,比如退热贴,额头冷毛巾湿敷等。建议监测一下体温的变化,如果体温超过38
呼吸道感染能自愈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有部分轻度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可以自愈,比如由病毒感染形成的支气管炎的患者,如果它的临床症状轻微,只有轻度咳嗽、而无畏寒发热,此时患者注意休息、多饮水、防止受凉,有部分的患者可以自愈。
很容易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原因?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冬天很容易上呼吸道感染,这个主要是天气的原因。外面天气很冷啊,很容易受凉,再加上可能是开空调或者有暖气,室内外温度比较大。因此说也很容易感冒的。平时一定要适当锻炼身体,注意好保暖措施。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烧反复?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是体温在38.5℃以,可用物理方法降温,如饮用姜汤或用酒精擦浴,对于高热症状者,应服用退烧药,常用布洛芬等。若持续高热,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期间如果表现出了发烧症状,需要根据病人发烧时的体温变化,选择合理的退烧方法进行对症治疗。退烧治疗属于对症治疗,期间还需要同时配合足量抗生素类药物进行对因治疗,具体的建议按照医生医嘱用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侯伟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孩子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因为由于孩子的解剖生理和免疫的特点,孩子容易得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累及上呼吸道的感染,主要累及的是鼻、咽、喉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往往表现为发热、咳嗽,多数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90%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只需要对症治疗就行。比如孩子出现高热的时候可以吃退热药,出现咳嗽的时
孩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刘健宏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三甲
孩子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主要是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感染。一般大多数是病毒感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这些病毒都会引起孩子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而且细菌感染,包括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以及支原体感染,都会导致孩子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什么症状
刘健宏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局部的症状有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干咳、喉咙痛等。全身症状有发烧、乏力、烦躁不安、嗜睡。部分患者存在呼吸道外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肚子痛、拉肚子等。如果患者发烧,长时间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出现高烧症状,引起厌食惊厥。所以当患者出现明显的症状时,需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引起的
付云杰 副主任医师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感染所引起,包括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其中以病毒感染更为常见,比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当机体因为饮食、生活不规律或者遭遇淋雨使自身免疫力下降时,比较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进而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许鹏 副主任医师
宜春市人民医院 三甲
患儿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使体力得到恢复以及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多喝温开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果是病毒引起积极地抗病毒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积极地抗炎抗感染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处理,因为儿童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抵抗力比较弱。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会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烧表现
廖彬 副主任医师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以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喉疼痛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可以出现发热,多为低热,伴有全身的乏力、酸软不适。当患者继发细菌感染时,特别是形成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此时发热程度可以明显升高,多表现为高热且发热时间可以明显延长。故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反复的高热时,要排除有无继发性的细菌性感染。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