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在定义与病因、症状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方面存在不同。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因多样,症状为咳嗽、咳痰等,胸部X线早期可无异常,反复发作有相应表现,CT可见支气管壁增厚等;支气管扩张由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致支气管变形扩张,病因主要是感染和阻塞等,症状有慢性咳嗽、大量脓痰等,胸部X线有相应表现,CT的HRCT是主要诊断方法,纤维支气管镜下有不同表现。
一、定义与病因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因主要是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烟雾粉尘、污染大气等慢性刺激也可发病;吸烟使支气管痉挛、黏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黏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过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一般与性别无明显关联,生活中长期处于污染环境、免疫力低下等生活方式易增加患病风险,既往无特殊遗传性易患倾向。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主要病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婴幼儿期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是最常见原因,如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等,肺结核纤维组织增生和收缩牵引,或支气管结核引起管腔狭窄、阻塞,伴远端支气管扩张;先天性发育缺损和遗传因素引起的支气管扩张较少见。多见于儿童及青年,部分有家族遗传倾向,性别差异不显著,有家族遗传病史者患病风险相对增高,存在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或阻塞病史的人群易发病。
二、症状表现
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起初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随后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伴咯血。急性发作期可有发热,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如无并发症,多在1-2周内好转,咳嗽、咳痰可延续2-3周才恢复,迁延不愈者可演变成慢性支气管炎。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可能咳嗽症状相对更突出,可能因无法有效咳痰而表现为喘息等;成年人症状相对更典型表现为上述咳嗽、咳痰等。
支气管扩张: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痰液量多,静置后可分为三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黏液,下层为脓性物和坏死组织。50%-7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不等。反复肺部感染可表现为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如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青年及成年患者则可能因长期慢性疾病影响生活质量,出现活动后气短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肺气肿、肺心病等并发症,出现相应的呼吸困难、水肿等表现。
三、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
支气管炎:早期可无异常发现,反复发作引起支气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双下肺明显。
支气管扩张:胸部X线平片可见粗乱肺纹理中有多个不规则的环状透亮阴影或沿支气管的卷发状阴影,感染时阴影内出现液平。儿童患者因骨骼等发育特点,X线表现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需更细致观察;青少年及成年患者X线表现相对典型,但可能受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影响。
胸部CT:
支气管炎:CT可见支气管壁增厚,管腔黏液阻塞时可呈“轨道征”或“戒指征”,但不如支气管扩张典型。
支气管扩张:高分辨CT(HRCT)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主要方法,可显示支气管扩张的部位、范围、形态等,表现为支气管异常扩张,管壁增厚,呈柱状、囊状或曲张状改变,黏液阻塞时可见“黏液栓”征。对于儿童患者,HRCT检查需注意辐射剂量,在保证诊断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优化扫描参数;青年及成年患者HRCT可清晰准确呈现病变情况,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炎:纤维支气管镜下可见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表面有分泌物,但支气管管腔通常无明显狭窄或阻塞。
支气管扩张:纤维支气管镜可发现支气管内有黏液嵌塞,有时可见支气管黏膜充血、血管扩张等表现,还可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检查获取分泌物进行病原学等检测,帮助明确病因及指导治疗。对于儿童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需在麻醉等操作上更谨慎,充分评估风险;成年患者检查过程中需配合医生进行相应操作,检查后需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