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和腺样体在解剖位置、症状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扁桃体位于口咽部,肥大时局部有吞咽困难、说话带闭塞性鼻音等症状,全身可致营养不良等;腺样体位于鼻咽部,肥大时局部有鼻塞、耳部症状等,全身可致生长发育迟缓等。诊断上扁桃体通过口咽部检查,腺样体需鼻咽镜等检查。治疗上扁桃体肥大无症状可观察,反复发炎等可手术;腺样体肥大轻时保守治疗,无效则手术。儿童时期两者易肥大,需关注相关影响,成人扁桃体肥大反复发炎可考虑手术,残留腺样体肥大也需相应治疗。
腺样体肥大:腺样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外观形似半个剥皮橘子,表面有5-6条纵行沟裂,中间的最深,称咽扁桃体。腺样体肥大会使鼻咽部的腺样体组织增生、增大,从鼻腔后部观察可见到肿大的腺样体堵塞后鼻孔。腺样体在儿童2-6岁时增生最明显,10岁以后逐渐萎缩。
症状表现差异
扁桃体肥大相关症状
局部症状:儿童扁桃体肥大可能导致吞咽困难,因为肥大的扁桃体阻挡食物通过咽部;还会引起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这是由于肥大的扁桃体影响了鼻腔共鸣。成人扁桃体肥大可能反复出现咽部异物感,尤其是在进食时感觉咽部有梗阻。另外,肥大的扁桃体隐窝内容易存留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可反复引起扁桃体炎发作,表现为咽痛、发热等,发作时扁桃体充血、肿胀更明显。
全身症状:儿童扁桃体反复发炎可能影响全身健康,如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还可能引起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全身并发症,这是因为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扁桃体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引发全身免疫性疾病。
腺样体肥大相关症状
局部症状:腺样体肥大最常见的是引起鼻塞,因为堵塞后鼻孔,导致患儿张口呼吸,长期张口呼吸可影响面骨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等。还会导致耳部症状,如分泌性中耳炎,因为腺样体肥大堵塞咽鼓管咽口,引起中耳负压,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同时,腺样体肥大可引起流涕,鼻腔分泌物向后流入咽部刺激喉部,可引起咳嗽。
全身症状:患儿长期张口呼吸、睡眠时缺氧,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表现为身材矮小、智力发育障碍等;还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夜惊、磨牙等睡眠障碍相关表现。
诊断方法区别
扁桃体肥大诊断:通过口咽部检查即可初步诊断,医生用压舌板压舌后可直接观察到扁桃体的大小,通常采用扁桃体大小分度法,如Ⅰ度肥大:扁桃体不超过腭舌弓和腭咽弓;Ⅱ度肥大:扁桃体超过腭咽弓,但未达到中线;Ⅲ度肥大:扁桃体达到中线或超过中线。同时,结合患者的症状,如是否反复咽痛、发热等,可辅助诊断。
腺样体肥大诊断:除了鼻咽部检查外,还可借助鼻咽镜检查,能直接看到腺样体的大小、形态及堵塞后鼻孔的程度。鼻咽侧位X线片或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腺样体的位置、大小,对于诊断腺样体肥大有重要价值,通过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测量腺样体与鼻咽腔的比值等指标来判断是否肥大,例如儿童腺样体厚度与鼻咽腔宽度比值>0.6时,多提示腺样体肥大。
治疗原则不同
扁桃体肥大治疗:如果是儿童扁桃体肥大,无症状时一般观察即可,因为儿童扁桃体有免疫功能;如果反复发炎,每年发作7-8次以上,或者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等情况,可考虑手术切除扁桃体,手术方式有扁桃体剥离术等。成人扁桃体肥大如果反复发炎,影响生活质量,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腺样体肥大治疗:对于腺样体肥大,若症状较轻,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局部炎症水肿,缓解鼻塞等症状;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如出现严重的鼻塞、睡眠呼吸暂停等情况,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腺样体切除术,可通过鼻内镜下进行,创伤较小。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时期扁桃体和腺样体都相对容易出现肥大情况。对于儿童扁桃体肥大,要关注其免疫功能,在观察等待期间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因为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呼吸道感染易诱发扁桃体炎发作。对于儿童腺样体肥大,要特别注意对面容发育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出现长期张口呼吸导致的腺样体面容和生长发育迟缓等严重后果。例如2-6岁是腺样体增生旺盛期,此阶段若发现腺样体肥大,更要密切监测患儿的呼吸、睡眠等情况。
成人:成人扁桃体肥大若反复发炎,对生活工作影响较大,需要考虑手术等治疗方式;成人腺样体一般已萎缩,但如果有残留的腺样体肥大,也可能出现相应症状,如鼻塞等,治疗上也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