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有其定义和常见诱因,非药物干预包括避免接触诱因、增强体质、呼吸道护理,药物治疗分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有不同用药原则,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各自注意事项,需综合采取措施应对支气管炎反复发作。
一、明确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定义及常见诱因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复发作的支气管炎通常是指病情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病程超过3个月且连续2年以上发作的情况。其常见诱因包括:
感染因素: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反复感染是主要诱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因病毒感染引发支气管炎反复发作;老年人因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感染也较常见。
环境因素:长期吸入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粉尘,或处于空气污染严重、气候变化大的环境中,会刺激支气管黏膜,导致炎症反复。例如,长期生活在工业污染区的人群,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几率较高。
过敏因素: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导致支气管炎反复发作。过敏体质人群在花粉季节或接触过敏原时,症状更易出现。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避免接触诱因
对于过敏体质者:应明确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如对花粉过敏者,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对尘螨过敏者,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床垫和枕头等。
对于环境污染相关人群:在污染严重时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佩戴具有防护功能的口罩。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加强通风换气等。
增强体质
儿童:鼓励适当的户外活动,根据年龄进行适合的运动,如婴儿可进行被动操,幼儿可进行简单的跑步、踢球等运动,以增强呼吸道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尤其是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满足生长发育需求,提高机体抵抗力。
成年人: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可增强心肺功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一般成年人每天需7-8小时睡眠,有利于机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
老年人: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慢走等,运动强度以自身不感到疲劳为宜。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等的食物,如牛奶、蔬菜水果等,维持机体正常功能,降低支气管炎发作风险。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教导患者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鼓励患者深呼吸后用力咳嗽,将痰液排出。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通过多饮水(保证每日摄入1500-2000ml水分,根据年龄、病情等调整),湿化气道,促进痰液排出。儿童患者家长可适当拍背协助排痰,拍背时手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拍背部。
三、药物治疗原则
根据病情阶段用药
急性发作期:若有细菌感染证据,如白细胞升高、咳黄脓痰等,可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对青霉素不过敏者)、头孢菌素类等。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同时,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可促进黏液排除,改善咳嗽、咳痰症状)、右美沙芬(镇咳作用较强)等。喘息明显者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缓解气道痉挛。
缓解期:一般不主张常规使用抗生素。可使用一些调节免疫的药物,如胸腺肽等,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发作。对于气道高反应性者,可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气雾剂等,减轻气道炎症,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口腔念珠菌感染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时,非药物干预尤为重要。要特别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严格遵循医生指导用药。在使用药物时,要选择儿童适宜的剂型和剂量规格。同时,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保证营养供应,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接触诱因。
老年人:老年人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时,药物使用需更加谨慎。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肾负担或有较多不良反应的药物。在非药物干预方面,要关注老年人的行动能力和营养状况,运动要适度,防止因运动不当导致意外,营养要保证均衡且易于消化吸收。
孕妇:孕妇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时,用药需格外小心。许多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应在医生充分评估病情后,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非药物干预方面,要注意避免接触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因素,如某些化学物质等,同时保证自身营养和休息,以维持自身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