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孕指妊娠未达14周阶段,有停经、早孕反应、尿频等症状表现及乳房变化、黑加征等体征表现,可通过尿hCG检测、血hCG检测、超声检查等方法检测,一般人群需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特殊人群如患基础疾病、高龄、有不良孕史者需根据自身情况加强监测或处理。
一、早孕的定义
早孕即早期妊娠,是指妊娠未达14周的阶段。在医学上,通常可以通过末次月经时间、血或尿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检测以及超声检查等来确定是否处于早孕阶段。
二、早孕的相关表现
(一)症状表现
1.停经:对于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如果月经过期10日以上,应高度怀疑早孕。这是因为怀孕后,女性体内的激素变化会使子宫内膜不再周期性脱落,从而出现停经现象。不同年龄的女性,月经周期可能存在差异,但一般来说,月经周期规律的育龄女性出现停经是早孕较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
2.早孕反应:部分女性在停经6周左右可能出现畏寒、头晕、乏力、嗜睡、食欲缺乏、喜食酸物、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症状,称为早孕反应。一般在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不同年龄的女性对早孕反应的耐受程度不同,年轻女性可能反应相对明显一些,但也有个体差异,有的女性可能早孕反应很轻微甚至没有明显反应。
3.尿频:妊娠早期增大的子宫在盆腔内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症状。当子宫增大超出盆腔后,尿频症状自然消失。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的育龄女性中都可能出现。
(二)体征表现
1.乳房变化:乳房逐渐增大,感到乳房轻度胀痛及乳头疼痛,乳头及乳晕着色加深,乳晕周围出现蒙氏结节。这是由于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升高引起的乳房相应变化,不同年龄女性的乳房基础状况不同,但怀孕后的乳房变化是相似的生理反应。
2.妇科检查:阴道黏膜和宫颈阴道部充血呈紫蓝色。双合诊检查时,发现宫颈变软,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之间似不相连,称为黑加征,是早期妊娠特有的体征。
三、早孕的检测方法
(一)尿hCG检测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hCG水平来判断是否怀孕。一般在停经后即可进行检测,使用早早孕试纸等工具,操作简便,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情况。不同年龄女性的激素代谢情况略有不同,但该检测方法对大多数育龄女性适用。
(二)血hCG检测
相较于尿hCG检测,血hCG检测更敏感、准确。一般在同房后10日左右即可通过抽血检测血hCG水平来确定是否怀孕。血hCG水平会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而呈现规律性变化,通过动态监测血hCG水平还可以初步判断胚胎的发育情况等。
(三)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早孕最可靠的方法。经阴道超声检查较经腹部超声检查可以更早发现妊娠囊。一般在停经35日时,宫腔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妊娠囊;妊娠6周时,可见胚芽和原始心管搏动。不同年龄女性进行超声检查时,操作的注意事项基本一致,但对于年龄较大或有特殊病史的女性,可能需要更仔细地观察超声图像以排除异常情况。
四、早孕的注意事项
(一)一般人群
1.生活方式:早孕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但也无需长时间卧床。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要注意合理饮食,增加营养摄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可能对胚胎发育有不良影响的食物。
2.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应避免接触放射线、化学毒物等有害物质,如不在新装修的房间长时间停留等。同时,要避免吸烟、饮酒,因为吸烟和饮酒可能会增加胚胎发育异常的风险。
(二)特殊人群
1.有基础疾病的女性:如果女性本身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在早孕期间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基础疾病的情况。例如,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在早孕期间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可能会影响胚胎的发育,增加胎儿畸形等风险;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女性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调整药物治疗(但药物使用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高龄孕妇: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属于高龄孕妇,在早孕期间需要更加重视产前检查。高龄孕妇发生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需要在适当的孕周进行无创产前检测或羊水穿刺等检查来排查胎儿染色体疾病。同时,高龄孕妇在孕期发生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的风险也增加,需要加强孕期监测,密切关注血压、血糖等指标的变化。
3.有不良孕史的女性:既往有过流产、胎停育等不良孕史的女性,在本次早孕期间需要更加谨慎。应在早孕早期就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超声检查了解胚胎着床位置、发育情况等,以及进行相关的激素水平检测等,必要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保胎治疗等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