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由病毒、细菌等感染或环境、过敏等非感染因素引起,有咳嗽、喘息、发热等表现,通过症状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一般治疗包括休息护理、饮食调整,对症治疗有止咳祛痰、平喘等,抗感染治疗依感染类型而定,可通过增强免疫力、避免感染、环境管理预防,婴幼儿、过敏体质儿童、有基础疾病儿童需特殊注意。
一、定义
小孩支气管炎是指儿童的支气管发生炎症,多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二、病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常见的有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支气管炎较常见的病原体,在冬春季高发,可通过飞沫传播等方式感染儿童,导致支气管炎症反应。
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容易侵入支气管引发炎症。
2.非感染因素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严重,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化学物质等刺激儿童支气管,增加患病风险;气候突然变化,如寒冷空气刺激,可导致支气管黏膜血管收缩,局部抵抗力下降,易诱发炎症。
过敏因素:儿童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可引起支气管的过敏反应,出现炎症表现。比如对尘螨过敏的儿童,在接触尘螨后,支气管会发生炎症反应,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咳嗽:初期多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出现有痰的咳嗽。婴幼儿咳嗽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有时表现为喉咙有痰的呼噜声。例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咳嗽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且程度可能轻重不一。
喘息:部分儿童尤其是过敏体质或病毒感染引发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儿童,可出现喘息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呼气延长等,听诊时可闻及哮鸣音。
发热: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可能为低热或中度发热,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发热相对较高,可呈高热。
2.体征
听诊时,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啰音的性质和部位可能因病情而异。比如,支气管内有痰液时,可闻及湿啰音;支气管痉挛时,可闻及干啰音。
四、诊断
1.症状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儿童的症状表现,包括咳嗽、喘息、发热等的发生时间、频率、程度等。
2.体格检查:重点进行肺部听诊,观察呼吸频率、有无三凹征等体征。
3.辅助检查
血常规:如果是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帮助医生了解肺部有无炎症改变,如支气管纹理增粗等,但一般轻症支气管炎可能X线无明显异常。
五、治疗原则(非药物干预为主,提及药物时仅说药物名称)
1.一般治疗
休息与护理:让儿童多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避免儿童接触刺激性气体和过敏原等。对于婴幼儿,要注意拍背,帮助排出痰液。
饮食调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利于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
2.对症治疗
止咳祛痰:可通过雾化吸入等方式使用祛痰药物,帮助儿童排出痰液,缓解咳嗽症状。
平喘:对于有喘息症状的儿童,可使用平喘药物进行雾化吸入等治疗,缓解支气管痉挛。
3.抗感染治疗:如果明确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可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一般为自限性,多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但如为流感病毒等特殊病毒感染,可在医生评估下使用相应抗病毒药物。
六、预防措施
1.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保证儿童摄入均衡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例如,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富含维生素C的橙子、猕猴桃等,有助于提高儿童免疫力。
适当运动:根据儿童年龄进行适当的运动,如婴幼儿可进行爬行、翻身等活动,年长儿可进行跑步、跳绳等运动,增强体质。
2.避免感染
减少接触传染源: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儿童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若周围有人患呼吸道感染疾病,要注意隔离。
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等,减少病原体的侵入机会。
3.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通风换气;对于过敏体质的儿童,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患支气管炎时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呼吸、体温、精神状态等。因为婴幼儿咳嗽反射较弱,痰液不易排出,更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及时就医。
2.过敏体质儿童: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时要更谨慎,防止因药物过敏加重病情,就医时要告知医生儿童的过敏史。
3.有基础疾病儿童:如儿童本身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基础疾病,患支气管炎时病情可能更复杂,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综合治疗,治疗过程中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和支气管炎的治疗,遵循医生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