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炎可通过症状表现、检查及病史来判断。症状表现有局部的咽喉疼痛、异物感、咳嗽和全身的发热、乏力等;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咽喉部外观、颈部淋巴结)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病原学);病史需考虑发病诱因(感染、环境、用嗓过度、过敏)和既往病史(既往咽喉炎、其他基础疾病)。
一、症状表现判断
(一)局部症状
1.咽喉疼痛:急性咽喉炎时,咽喉疼痛较为明显,可呈刺痛、灼痛等,疼痛程度因病情轻重而异,有的患者吞咽时疼痛加剧,儿童可能因咽喉疼痛而出现拒食等情况;慢性咽喉炎患者多表现为咽喉部的不适感,疼痛相对较轻,可能仅在过度用嗓后稍有加重。不同年龄人群对疼痛的感受和表达可能不同,儿童可能通过哭闹、烦躁等表现来提示咽喉疼痛。
2.咽喉异物感: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咽喉炎,患者常感觉咽喉部有异物,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这种异物感在慢性咽喉炎患者中更为常见,且可能在进食时不明显,空闲时较为明显。对于儿童,家长可能会观察到孩子频繁清嗓子的动作来试图缓解异物感。
3.咳嗽:咽喉炎患者可能出现咳嗽症状,急性咽喉炎引起的咳嗽多较剧烈,可能是刺激性咳嗽;慢性咽喉炎的咳嗽一般为干咳,症状相对较轻,但在晨起时可能会因咽喉部有分泌物刺激而出现阵咳。不同年龄儿童的咳嗽表现也有差异,幼儿可能不会准确表达咳嗽,而是表现为呼吸急促、喘息样改变等。
(二)全身症状
1.发热:急性咽喉炎可能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39℃甚至更高,尤其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喉炎,儿童更容易出现高热情况,可能会伴有寒战等表现;慢性咽喉炎一般无明显全身发热症状。不同年龄儿童的发热特点不同,婴儿可能体温波动较大,而较大儿童体温相对较稳定,但高热时都需要密切关注,防止出现惊厥等情况。
2.乏力:急性咽喉炎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精神状态较差;慢性咽喉炎患者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乏力情况较少见。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嗜睡等。
二、检查判断
(一)体格检查
1.咽喉部外观检查:医生会用压舌板等工具检查咽喉部黏膜情况。急性咽喉炎时,可见咽喉部黏膜弥漫性充血,尤其是咽喉后壁的淋巴滤泡可能会增生、红肿;慢性咽喉炎患者咽喉部黏膜多呈暗红色,淋巴滤泡增生呈颗粒状。对于儿童进行咽喉部检查时,可能需要更耐心的沟通和操作,以配合完成检查。
2.颈部淋巴结检查:急性咽喉炎患者可能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尤其是颌下淋巴结和颈前淋巴结;慢性咽喉炎患者颈部淋巴结一般无明显肿大。不同年龄儿童的颈部淋巴结情况不同,婴儿的淋巴结相对较软,较大儿童的淋巴结可能相对较硬,但都需要仔细触诊判断是否有异常肿大。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急性咽喉炎时,若为细菌感染,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若为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儿童的血常规特点与成人有差异,婴儿的白细胞总数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咽喉炎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2.病原学检查:对于考虑为病毒感染且病情较重或需要明确病毒类型的患者,可能会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等病原学检查;对于怀疑细菌感染且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会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儿童进行病原学检查时,标本采集可能相对困难,需要医护人员有专业的操作技巧来获取准确的标本。
三、病史结合判断
(一)发病诱因
1.感染因素:近期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如感冒等,病毒或细菌可能蔓延至咽喉部引起咽喉炎。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因上呼吸道感染引发咽喉炎。
2.环境因素: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如空气中含有较多的粉尘、化学气体等,或者长期吸烟、饮酒等,都可能诱发咽喉炎。对于生活在污染环境中的儿童,家长需要注意改善孩子的生活环境;对于有吸烟习惯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应尽量戒烟。
3.用嗓过度:长期过度用嗓,如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儿童长期大声哭闹、喊叫等,都可能导致咽喉部受损引发咽喉炎。儿童在玩耍时如果过度用嗓也需要家长关注,避免长时间大声喧哗。
4.过敏因素:有过敏史的人群,接触过敏原后可能引发过敏性咽喉炎,如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儿童如果是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后出现咽喉不适等症状时要考虑过敏性咽喉炎的可能。
(二)既往病史
1.既往咽喉炎病史:如果患者既往有过咽喉炎病史,那么再次出现类似症状时更要考虑咽喉炎复发的可能。儿童如果有反复咽喉炎发作的情况,家长要注意寻找可能的诱发因素并尽量避免。
2.其他基础疾病: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抵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咽喉炎且病情可能相对较重,恢复较慢。儿童如果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也可能影响咽喉部的血液循环等,增加咽喉炎的发病风险或影响病情恢复。